“亞夫營畔柳青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亞夫營畔柳青青”全詩
大族不唯專禮樂,上才終是惜生靈。
亦知單父琴猶在,莫厭東歸酒未醒。
二月春風何處好,亞夫營畔柳青青。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攝新城縣(一作崔令映替任)》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攝新城縣(一作崔令映替任)
五年苛政甚蟲螟,
深喜夫君已戴星。
大族不唯專禮樂,
上才終是惜生靈。
亦知單父琴猶在,
莫厭東歸酒未醒。
二月春風何處好,
亞夫營畔柳青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是送別崔令映從南昌前往新城縣任職的情感之作。
詩的開篇,描繪了五年來崔令映的苛政,將其比喻為蠶蛾,暗示他的政治手段殘酷無情。然后,詩人表達了對崔令映如今已戴上官星的喜悅之情,暗示他已獲得了官職的提升和榮耀。
接著,詩人探討了崔令映在統治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他指出大族不僅追求專注于禮樂,而是應更關心百姓的生計。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崔令映的期待,希望他能始終珍惜百姓的生活。
緊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崔令映個人的敬佩和欽佩之情。他知道崔令映的父親是琴師,雖然崔令映已經擔任官職,但他認為令映依然保持了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詩人勸告崔令映不要厭棄東歸,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記音樂的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之情。他在二月的春風中,描述了亞夫營畔的柳樹依舊翠綠的景色,以此來象征春天美好的自然景色。
整首詩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對崔令映的祝福和期望,同時描繪了崔令映的政治面貌和個人品格,以及詩人內心對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亞夫營畔柳青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ián nán chāng cuī lìng tì rèn yìng shè xīn chéng xiàn yī zuò cuī lìng yìng tì rèn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攝新城縣(一作崔令映替任)
wǔ nián kē zhèng shén chóng míng, shēn xǐ fū jūn yǐ dài xīng.
五年苛政甚蟲螟,深喜夫君已戴星。
dà zú bù wéi zhuān lǐ yuè,
大族不唯專禮樂,
shàng cái zhōng shì xī shēng líng.
上才終是惜生靈。
yì zhī dān fù qín yóu zài, mò yàn dōng guī jiǔ wèi xǐng.
亦知單父琴猶在,莫厭東歸酒未醒。
èr yuè chūn fēng hé chǔ hǎo, yà fū yíng pàn liǔ qīng qīng.
二月春風何處好,亞夫營畔柳青青。
“亞夫營畔柳青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