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歡雖則不多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歡雖則不多時”全詩
蜀客賦高君解愛,楚宮腰細我還知。
百年恩愛無終始,萬里因緣有夢思。
腸斷門前舊行處,不堪全屬五陵兒。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西川與蔡十九同別子超》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西川與蔡十九同別子超》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離別之情和相思之苦。
中文譯文:
相聚雖然時間不長,離別時也難掩眉頭。
蜀地有才子賦詩高,楚地有佳人腰身細。
百年的恩愛無法永續,萬里間的因緣難忘懷。
離別之際,心如斷腸,眼前的旅程道路,再也無法容忍其他人的幸福。
詩意: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在離別之際的愁緒之情。雖然相聚的時間不多,但分別時的不舍之情卻難以掩藏。詩中暗示了作者與蔡十九兩人的情感關系,以及作者對子超的思念之情。作者也流露出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最后,作者透過表達自己的愁思之情,表達了對國家和社會的憂慮和對無奈命運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直接表達了離別之情。作者用典雅的描寫手法,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通過使用對比和反復,使得詩歌情感更加深刻。整首詩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無盡的離愁別緒。贊美了蜀地才子賦詩高、楚地佳人腰細,將自己與他人的命運和心情相互聯系,使整首詩具有更高的藝術觀賞性。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唐代五言絕句的特點,語言簡練,意味深長。
“相歡雖則不多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chuān yǔ cài shí jiǔ tóng bié zǐ chāo
西川與蔡十九同別子超
xiāng huān suī zé bù duō shí, xiāng bié nà néng bù liǎn méi.
相歡雖則不多時,相別那能不斂眉。
shǔ kè fù gāo jūn jiě ài,
蜀客賦高君解愛,
chǔ gōng yāo xì wǒ hái zhī.
楚宮腰細我還知。
bǎi nián ēn ài wú zhōng shǐ, wàn lǐ yīn yuán yǒu mèng sī.
百年恩愛無終始,萬里因緣有夢思。
cháng duàn mén qián jiù xíng chǔ, bù kān quán shǔ wǔ líng ér.
腸斷門前舊行處,不堪全屬五陵兒。
“相歡雖則不多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