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賴君相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賴君相勉”全詩
敗草湯陵晚,衰槐楚寺寒。
數奇常自愧,時薄欲何干。
猶賴君相勉,殷勤貢禹冠。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酬高崇節》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高崇節
舊游雖一夢,別緒忽千般。
敗草湯陵晚,衰槐楚寺寒。
數奇常自愧,時薄欲何干。
猶賴君相勉,殷勤貢禹冠。
中文譯文:
回應高崇節
舊日的游歷雖然只是一場夢,與你的離別卻帶來了千般思緒。
敗落的草很晚才茂盛起來,衰弱的槐樹在楚國的寺廟顯得異常寒冷。
我才華不凡,常常自愧不如,時光漸漸薄弱,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仍然依靠你的鼓勵,愿你努力成為一位偉大的官員,獻上象征著禹王的冠冕。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給朋友高崇節的一首贈詩。詩中描繪了離別后的思念和失意的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朋友的祝福和期望。
詩人回憶起過去的友誼和往事,感慨時光如夢般短暫,而與友人的離別卻讓自己心情復雜。后兩句描繪了植物的凄涼與冷落,與詩人的內心狀態相呼應,表達了離別所帶來的寂寞和孤獨。
接著,詩人自謙才華不如友人,并感嘆時光的薄弱。然而,詩人仍然希望友人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將來能夠獻上象征著禹王(傳說中的古代先民禹)的冠冕,展現出對友人的殷殷期望和祝福。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離別后的思念和希望,同時通過衰落的景物將自己的內心狀態形象地展現出來,給人以深刻的感受。詩中的“敗草”和“衰槐”也可被理解為詩人自身的心情抒發,顯示了作者的心酸和失意。通過詩人的真情實感和對友人未來的期望,突現出人際友誼和人生追求的主題。
“猶賴君相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gāo chóng jié
酬高崇節
jiù yóu suī yī mèng, bié xù hū qiān bān.
舊游雖一夢,別緒忽千般。
bài cǎo tāng líng wǎn, shuāi huái chǔ sì hán.
敗草湯陵晚,衰槐楚寺寒。
shù qí cháng zì kuì, shí báo yù hé gān.
數奇常自愧,時薄欲何干。
yóu lài jūn xiāng miǎn, yīn qín gòng yǔ guān.
猶賴君相勉,殷勤貢禹冠。
“猶賴君相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