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梅福是仙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梅福是仙人”全詩
只見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張事業貧。
一種西歸一般達,柏臺霜冷夏城春。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綿綿堤草拂征輪,龍虎俱辭楚水濱。
只見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張事業貧。
一種西歸一般達,柏臺霜冷夏城春。
詩詞中文譯文:
長長的堤岸雜草拂過行車,龍和虎都告別楚水邊。
只看見勝利成為御史,卻不知梅福是個仙人。
地方頌揚著靈源的八米水,聰明的笑話著三張名利貧窮。
一種向西歸去一樣的達到,柏臺上的霜冷夏城的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給盧端公的送別詩。詩中以描繪景物的方式,表達了對盧端公的送別之情和對他前途的祝福。
首句"綿綿堤草拂征輪,龍虎俱辭楚水濱"描繪了詩人與盧端公分別的情景。詩人看著堤岸上的雜草拂過行車,龍和虎都在楚水邊告別,形象地表達了離別的悲情。
下文"只見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指出了盧端公前途的轉變。盧端公被任命為御史,迎娶勝利,而詩人對他的前途和將來的祝福則以"不知梅福是仙人"暗示著盧端公會有更好的發展。
接下來的兩句"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張事業貧",講述了盧端公所在的地方推崇他的才能,卻對他的事業成就感到遺憾和惋惜。
最后兩句"一種西歸一般達,柏臺霜冷夏城春"則向盧端公送去了詩人對他前程的祝福。"一種西歸一般達"表示他的前途將如夏城的春天般美好,柏臺上的霜冷則象征著他所面臨的艱難和困苦。
整首詩以細膩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盧端公離去的別離之情和對他未來的美好祝福。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上官場的現實和詩人對時局的觸動。
“不知梅福是仙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ú duān gōng guī tái lú jiào shū zhī xià xiàn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mián mián dī cǎo fú zhēng lún, lóng hǔ jù cí chǔ shuǐ bīn.
綿綿堤草拂征輪,龍虎俱辭楚水濱。
zhī jiàn shèng zhī wèi yù shǐ,
只見勝之為御史,
bù zhī méi fú shì xiān rén.
不知梅福是仙人。
dì tuī bā mǐ yuán liú shèng, cái xiào sān zhāng shì yè pín.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張事業貧。
yī zhǒng xī guī yì bān dá, bǎi tái shuāng lěng xià chéng chūn.
一種西歸一般達,柏臺霜冷夏城春。
“不知梅福是仙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