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門壯士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封門壯士泥”全詩
塞路真人氣,封門壯士泥。
草濃延蝶舞,花密教鶯啼。
若以鳴為德,鸞皇不及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早登新安縣樓》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早登新安縣樓》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關城中的樹木顏色相同,過去的故事沒有完全迷失。邊塞的路上真正的英雄氣概,城門上站著驃勇的士兵。草地濃郁,蝴蝶翩翩起舞,花朵密集,教會了黃鸝歌唱。如果以鳴叫聲為美德,那么鳳凰也不及普通的雞。
詩意:
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早晨登上新安縣樓的景色。詩人通過描繪關城中的樹木、邊塞上的英雄、草地上的蝴蝶和鳥兒,表達了自然環境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場景。最后,詩人通過簡潔的比喻,引出了一個反諷的觀點,即聲音雖小,但對于鳥兒來說,鳴叫是它們的美德,甚至鳳凰都比不上普通的雞。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早晨的一幕美景。通過關城中的樹木、邊塞上的英雄、草地上的蝴蝶和鳥兒鳴叫,構建了一個和諧而美好的自然景觀。詩人通過用鳳凰與普通的雞進行比較,表達了自己對平凡而真實的生活態度的贊賞。整首詩意蘊含深思,詩人以自然景觀的描述,反映了人們對自然和生活的認知。同時,詩中間極細微的平實觀點,表露了平民百姓的自強意志和淳樸情感。該詩語言簡潔、意境詩趣盎然,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封門壯士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dēng xīn ān xiàn lóu
早登新安縣樓
guān chéng shù sè qí, wǎng shì wèi quán mí.
關城樹色齊,往事未全迷。
sāi lù zhēn rén qì, fēng mén zhuàng shì ní.
塞路真人氣,封門壯士泥。
cǎo nóng yán dié wǔ, huā mì jiào yīng tí.
草濃延蝶舞,花密教鶯啼。
ruò yǐ míng wèi dé, luán huáng bù jí jī.
若以鳴為德,鸞皇不及雞。
“封門壯士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