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云送春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云送春和”全詩
歸云送春和,繁星麗云漢。
春深胡雁飛,人喧水禽散。
仰君邈難親,沈思夜將旦。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晚泊宿松》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泊宿松
解纜隨江流,
晚泊古淮岸。
歸云送春和,
繁星麗云漢。
春深胡雁飛,
人喧水禽散。
仰君邈難親,
沈思夜將旦。
譯文:
解開纜繩隨著江水流,
晚上停泊在古老的淮河岸。
迎接春天的歸云,
繁星點綴著天空,絲絲縷縷。
深度春天,胡雁飛翔,
人們愉快地談笑,水禽四散。
仰視著你遙遠的背影,
沈思著,夜晚即將過去,黎明就要來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晚上泊船在淮河岸邊的情景。詩人直接寫出了自己泊船的行為,通過描寫周圍的景色和氛圍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動詞和形容詞來描繪景色和場景,給人以生動的感覺。例如“解纜隨江流”一句中,詩人通過“解纜”、“隨江流”來表達自己泊船的動作,使人感覺到泊船時的靜謐和安寧。又如“歸云送春和”,它形象地把云歸喻為春天,表達了春季快要結束的感受。
整首詩詞以景寫情,通過描繪淮河岸邊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沉思夜晚的情景。在春深的夜晚,胡雁飛翔,人們歡聲笑語,而詩人卻仰望著遠方的身影,感嘆著與之難以親近。這種內心的孤寂和沉思與夜晚的寂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意境明朗,字句簡潔明快,寫景寫情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在夜晚與自然相處中所產生的情感和思考。同時,詩中也融入了自然景象和人與自然的交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啟迪。
“歸云送春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pō sù sōng
晚泊宿松
jiě lǎn suí jiāng liú, wǎn pō gǔ huái àn.
解纜隨江流,晚泊古淮岸。
guī yún sòng chūn hé, fán xīng lì yún hàn.
歸云送春和,繁星麗云漢。
chūn shēn hú yàn fēi, rén xuān shuǐ qín sàn.
春深胡雁飛,人喧水禽散。
yǎng jūn miǎo nán qīn, chén sī yè jiāng dàn.
仰君邈難親,沈思夜將旦。
“歸云送春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