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家書下筆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作家書下筆難”全詩
滅燭何曾妨夜坐,傾壺不獨為春寒。
遷來鶯語雖堪聽,落了楊花也怕看。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輪長在桂珊珊。
分類:
作者簡介(章碣)
章碣(836—905年),唐代詩人,字麗山,章孝標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進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長沙攜邵安石(廣東連縣人)來京,高湘主持考試,邵安石及第。
《下第有懷》章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第有懷》是唐代詩人章碣所作。下第指的是科舉考試中落第的情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家書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故鄉朝夕有人還,
欲作家書下筆難。
滅燭何曾妨夜坐,
傾壺不獨為春寒。
遷來鶯語雖堪聽,
落了楊花也怕看。
但使他年遇公道,
月輪長在桂珊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落第的士子在遠離故鄉的他鄉,思念故里和家書的情景。作者在外地度日如年,一天天地盼望著故鄉有人歸來,但寫家書卻找不到適當的言辭。他默坐在夜晚,熄滅蠟燭也不能打擾他思考。他倒酒并非只為寒冷的春天,也是為了害怕聽到來自故鄉的鶯鳥的歌聲和看到落滿楊花的景象,這些都會使他思鄉更加加深。他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公平的評判,就像明亮的月亮總是在桂樹下升起一樣。整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表達了對科舉考試失利和現實不公的憤慨之情。
“欲作家書下筆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dì yǒu huái
下第有懷
gù xiāng zhāo xī yǒu rén hái, yù zuò jiā shū xià bǐ nán.
故鄉朝夕有人還,欲作家書下筆難。
miè zhú hé zēng fáng yè zuò,
滅燭何曾妨夜坐,
qīng hú bù dú wèi chūn hán.
傾壺不獨為春寒。
qiān lái yīng yǔ suī kān tīng, luò le yáng huā yě pà kàn.
遷來鶯語雖堪聽,落了楊花也怕看。
dàn shǐ tā nián yù gōng dào, yuè lún zhǎng zài guì shān shān.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輪長在桂珊珊。
“欲作家書下筆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