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波事如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月如波事如夢”全詩
深蓋屈盤青麈尾,老皮張展黑龍鱗。
唯堆寒色資琴興,不放秋聲染俗塵。
歲月如波事如夢,竟留蒼翠待何人。
作者簡介(秦韜玉)

秦韜玉 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陜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陽(今陜西合陽)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為左軍軍將。少有詞藻,工歌吟,卻累舉不第,后諂附當時有權勢的宦官田令孜,充當幕僚,官丞郎,判鹽鐵。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后,韜玉從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賜進士及第,編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為工部侍郎、神策軍判官。時人戲為“巧宦”,后不知所終。
《檜樹》秦韜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檜樹》
翠云交干瘦輪囷,
蓬頭短綆尺中塵。
嘯雨吟風幾百春,
深蓋屈盤青麈尾,
老皮張展黑龍鱗。
唯堆寒色資琴興,
不放秋聲染俗塵。
歲月如波事如夢,
竟留蒼翠待何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檜樹為主題,展現了檜樹的形態特征和孤高的氣質。檜樹共生數百年,以其枝干常交互扭結,形成了瘦而精巧的輪囷。檜樹下部的枯榮交替,形成了滄桑古樸的風貌,猶如一位經歷百年風雨的老人。詩中描寫了檜樹的多個細節,如蓬頭短綆和尺中的塵埃暗示了樹冠的繁茂和樹身的陳舊,而青麈尾和黑龍鱗則是形容檜樹皮的顏色和紋理,都展現了檜樹的獨特之美。
詩人寫到唯有堆積的寒色才能振發琴音的靈感,表達了檜樹孤高的藝術氣質,它不為俗塵所染。而最后的兩句:“歲月如波事如夢,竟留蒼翠待何人”,傳達了檜樹的孤單寂寞。檜樹經歷了幾百年的歲月,如夢如波,卻無人來欣賞和理解它的蒼翠之美。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檜樹的形象,并表達了對檜樹的贊美和敬佩之情。詩人通過檜樹的形態特征、顏色和氣質,作為一個寓言形象,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關系,并表達了對孤獨和漫長歲月的思考。
“歲月如波事如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ì shù
檜樹
cuì yún jiāo gān shòu lún qūn, xiào yǔ yín fēng jǐ bǎi chūn.
翠云交干瘦輪囷,嘯雨吟風幾百春。
shēn gài qū pán qīng zhǔ wěi,
深蓋屈盤青麈尾,
lǎo pí zhāng zhǎn hēi lóng lín.
老皮張展黑龍鱗。
wéi duī hán sè zī qín xìng, bù fàng qiū shēng rǎn sú chén.
唯堆寒色資琴興,不放秋聲染俗塵。
suì yuè rú bō shì rú mèng, jìng liú cāng cuì dài hé rén.
歲月如波事如夢,竟留蒼翠待何人。
“歲月如波事如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