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慚削一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慚削一麾”全詩
滄洲失孤壘,白發出重圍。
苦節翻多難,空山自喜歸。
悠悠清漢上,漁者日相依。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從叔郎中諴輟自秋曹分符安陸屬群盜倡熾流毒…因有寄獻》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叔郎中諴輟自秋曹分符安陸屬群盜倡熾流毒…因有寄獻》
鄭谷
華省稱前任,何慚削一麾。
滄洲失孤壘,白發出重圍。
苦節翻多難,空山自喜歸。
悠悠清漢上,漁者日相依。
譯文:
華省中稱贊前任,我如何能削弱他的掌控。
滄洲失去了孤壘,我的白發由此闖出了重重圍墻。
忍受著艱難險阻,終于在空山中喜迎歸來。
在寬廣的清漢之上,漁民們在日光下互相依靠。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鄭谷因為官職調動而離開安陸,返回家鄉的情景。他感慨于自己在官場上的屈辱和苦難,但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鄉生活的喜悅和對簡樸自然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對仗工整的七言絕句形式,字句間呼應和諧。在描寫自己的官場生涯時,詩人用了“華省稱前任,何慚削一麾"這樣的詞句,表達了對前任的稱贊和對自己無法與其相比的遺憾。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離開安陸的情景,采用了“滄洲失孤壘,白發出重圍"這樣形象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在官場上的艱辛和艱難而終于脫離困局的喜悅。最后兩句“悠悠清漢上,漁者日相依"則展現了歸鄉后詩人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對家鄉漁民們互相依靠的景象的贊美。整首詩以詩人個人經歷為切入點,通過對官場生涯和歸鄉生活的描寫,展現了一種真摯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何慚削一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shū láng zhōng xián chuò zì qiū cáo fēn fú ān lù shǔ qún dào chàng chì liú dú yīn yǒu jì xiàn
從叔郎中諴輟自秋曹分符安陸屬群盜倡熾流毒…因有寄獻
huá shěng chēng qián rèn, hé cán xuē yī huī.
華省稱前任,何慚削一麾。
cāng zhōu shī gū lěi, bái fà chū chóng wéi.
滄洲失孤壘,白發出重圍。
kǔ jié fān duō nàn, kōng shān zì xǐ guī.
苦節翻多難,空山自喜歸。
yōu yōu qīng hàn shàng, yú zhě rì xiāng yī.
悠悠清漢上,漁者日相依。
“何慚削一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