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旌相望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旌相望處”全詩
湓城分楚塞,廬岳對江州。
曉飯臨孤嶼,春帆入亂流。
雙旌相望處,月白庾公樓。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送人之九江謁郡侯苗員外紳》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人之九江謁郡侯苗員外紳》
澤國尋知己,
南浮不偶游。
湓城分楚塞,
廬岳對江州。
曉飯臨孤嶼,
春帆入亂流。
雙旌相望處,
月白庾公樓。
中文譯文:
我愿意離開我的國家,去尋找一個知己,
但是我無法自由地在南方飄泊。
湖北的城市湓城分割了楚地和楚國的邊界,
廬山與江州遙遙相對。
我在清晨吃完早飯,來到孤島的附近,
我的船帆在湍急的水流中行駛。
在雙旌相望的地方,
庾公樓被明亮的月光照耀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詩人鄭谷送行好友苗員外紳的場景。詩人離開他的國家去尋找知己,但在南方卻無法自由自在地漂泊。湓城位于湖北,分割了楚地和楚國的邊界,廬山與江州遙相對立。詩中描述了詩人清早吃完早飯,駕船離開孤島,船帆在湍急的水流中行駛。最后,詩人用庾公樓作為送行的背景,庾公樓是九江府的重要建筑,被明亮的月光照耀著。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遺憾和對友情的珍惜之情。詩人將自己的離別情感與湖北的景色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優美而深沉的感覺。
“雙旌相望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zhī jiǔ jiāng yè jùn hóu miáo yuán wài shēn
送人之九江謁郡侯苗員外紳
zé guó xún zhī jǐ, nán fú bù ǒu yóu.
澤國尋知己,南浮不偶游。
pén chéng fēn chǔ sāi, lú yuè duì jiāng zhōu.
湓城分楚塞,廬岳對江州。
xiǎo fàn lín gū yǔ, chūn fān rù luàn liú.
曉飯臨孤嶼,春帆入亂流。
shuāng jīng xiāng wàng chù, yuè bái yǔ gōng lóu.
雙旌相望處,月白庾公樓。
“雙旌相望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