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興莫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朝興莫慵”全詩
舊有云霞約,暫留鹓鷺蹤。
敷溪秋雪岸,樹谷夕陽鐘。
盡入新吟境,歸朝興莫慵。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送司封從叔員外徼赴華州裴尚書均辟》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送司封從叔員外徼赴華州裴尚書均辟
如何拋錦帳,蓮府對蓮峰。
舊有云霞約,暫留鹓鷺蹤。
敷溪秋雪岸,樹谷夕陽鐘。
盡入新吟境,歸朝興莫慵。
詩意:
這首詩是鄭谷寫給從叔司封赴華州任職的詩。詩人以拋棄錦帳的形象來表達對從叔的離別之情,蓮府對蓮峰象征美好的生活環境。也暗指從叔在華州朝廷高官裴均的門下任職就如同在蓮峰上。而舊有的云霞約指的是詩人此前的友誼與約定,鹓鷺蹤是指來自鳥類的留存痕跡。接下來的敷溪秋雪岸、樹谷夕陽鐘則展示了美麗的自然景色。最后一句“盡入新吟境,歸朝興莫慵”傳達了對從叔在新的環境中繼續創作的鼓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既是送別從叔的詩,也是對從叔新生活的期望。詩句清新明快,氣勢豪放。通過運用蓮府對蓮峰、云霞約、鹓鷺蹤、敷溪秋雪岸等意象,將美景與感情融為一體,給人以美好、寧靜、豁達的感受。同時,最后一句“盡入新吟境,歸朝興莫慵”給予了從叔新環境的祝福與鼓勵,也顯示了詩人的豪情壯志。整首詩既抒發了離別之情,也充滿了對美好生活和未來的渴望,是一首既美景賞析又帶有思考與寄托的詩篇。
“歸朝興莫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ī fēng cóng shū yuán wài jiǎo fù huá zhōu péi shàng shū jūn pì
送司封從叔員外徼赴華州裴尚書均辟
rú hé pāo jǐn zhàng, lián fǔ duì lián fēng.
如何拋錦帳,蓮府對蓮峰。
jiù yǒu yún xiá yuē, zàn liú yuān lù zōng.
舊有云霞約,暫留鹓鷺蹤。
fū xī qiū xuě àn, shù gǔ xī yáng zhōng.
敷溪秋雪岸,樹谷夕陽鐘。
jǐn rù xīn yín jìng, guī cháo xìng mò yōng.
盡入新吟境,歸朝興莫慵。
“歸朝興莫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