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格鶴猶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冷格鶴猶卑”全詩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贈圓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堅免紫衣)》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名:贈圓昉公
作者:鄭谷
朝代:唐代
天階讓紫衣,冷格鶴猶卑。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鄭谷以敘事的方式向圓昉公表達敬意和思念之情。圓昉公是一個蜀僧,他堅守佛門守則,拒絕穿紫袍,因此被稱為“紫衣”。詩人鄭谷認為他對宗教信仰和修行更為重要,所以寧愿讓天階(指官位)讓給紫衣,而自己退隱。
詩的第二句“冷格鶴猶卑”中,冷格鶴指一種高貴的鶴,詩中暗示了圓昉公的高尚品質,而他自己卻謙遜低調。
詩的第三句“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是詩人對圓昉公的評價。詩人認為圓昉公注重修道勝過追求名利,因此不計較名聲的得失,表現出一種超脫的心態,但這也使得他在世俗之間顯得有些懶散和遲鈍。
詩的第四句中的“晚香”和“延宿火”可以解讀為圓昉公在寺廟里獨自修行的情景,也可理解為圓昉公舍棄榮華富貴、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
詩的最后兩句“寒磬度高枝,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表達了詩人對長松寺的向往和對圓昉公的期待。長松寺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圣地,詩人希望將來能與圓昉公一同在長松寺修行,共度余生。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道德修行的崇敬和對超脫世俗的向往。
“冷格鶴猶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uán fǎng gōng fǎng, shǔ sēng xī zōng xìng shǔ, fǎng jiān miǎn zǐ yī
贈圓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堅免紫衣)
tiān jiē ràng zǐ yī, lěng gé hè yóu bēi.
天階讓紫衣,冷格鶴猶卑。
dào shèng xián míng chū, shēn xián jué lǎo chí.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wǎn xiāng yán sù huǒ, hán qìng dù gāo zhī.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zhǎng shuō cháng sōng sì, tā nián yǔ wǒ qī.
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冷格鶴猶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