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卻如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坐卻如閑”全詩
短墻通御水,疏樹出南山。
歲月何難老,園林未得還。
無門共榮達,孤坐卻如閑。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
多病久離索,相尋聊解顏。
短墻通御水,疏樹出南山。
歲月何難老,園林未得還。
無門共榮達,孤坐卻如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鄭谷所作,以訪問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為題材。詩的第一句表達了作者長期疾病和長時間的別離之苦,而與朋友相聚使他感到歡慰和舒解。第二句描繪了短墻通御水和疏樹在南山中的景象,暗示著居住環境的宜人和美麗。第三句表達了歲月易逝,園林世界未能再現的遺憾。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雖然身處孤獨,但卻仍能寧靜自得。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描繪了他的居住環境和心情。通過描述作者的病痛和長期離別,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苦悶和渴望與朋友相聚。同時,描繪了居住環境的美麗和宜人,給人一種寧靜和安慰的感覺。詩中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和對園林世界的向往,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遺憾。最終,作者以孤坐如閑的態度示人,表達了寧靜的生活態度和對內心的撫慰。
中文譯文:
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
多病久離索,相尋聊解顏。
短墻通御水,疏樹出南山。
歲月何難老,園林未得還。
無門共榮達,孤坐卻如閑。
“孤坐卻如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tí jìn shì sūn qín yán fú nán jiē jū
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
duō bìng jiǔ lí suǒ, xiāng xún liáo jiě yán.
多病久離索,相尋聊解顏。
duǎn qiáng tōng yù shuǐ, shū shù chū nán shān.
短墻通御水,疏樹出南山。
suì yuè hé nán lǎo, yuán lín wèi dé hái.
歲月何難老,園林未得還。
wú mén gòng róng dá, gū zuò què rú xián.
無門共榮達,孤坐卻如閑。
“孤坐卻如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