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鳥晴飛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沙鳥晴飛遠”全詩
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閑。
歲窮歸未得,心逐片帆還。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登杭州城(一作題杭州樟亭,一作題樟亭驛樓)》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登杭州城(一作題杭州樟亭,一作題樟亭驛樓)》
作者:鄭谷(唐代)
漠漠江天外,
登臨返照間。
潮來無別浦,
木落見他山。
沙鳥晴飛遠,
漁人夜唱閑。
歲窮歸未得,
心逐片帆還。
中文譯文:
遠遠望去,江天和彼天空連接在一起,
登上城樓,返照映在眼簾之間。
漲潮時,看不到其他港口;
樹葉飄落,瞥見遙遠的山峰。
沙鳥在晴空中飛翔,
漁人在夜晚唱著輕歌。
年事已高,尚未完成心愿,
心靈隨著片帆一同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登上杭州城樓的情景,以及作者在此處的所見所感。
詩人遠望之時,江和天在遠處交匯,構成了一幅寬廣壯麗的景象。他站在城樓之上,看到了隨著夕陽返照逐漸消失在遠方的光景。這樣的景色給人以美的享受,也讓人感嘆時光的流逝。
詩的下半部分,則寫到了潮水漲落和樹葉的飄落。當潮水來臨時,所有的港口都隱沒了,只有無盡的江水才能被看到。這種自然景象,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而樹葉飄落時,詩人看見了遙遠的山峰,這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遐想。
接著,詩中出現了沙鳥在晴空飛翔的畫面,以及漁人在夜晚輕歌低唱的情景。這描繪了杭州的獨特風光和人們的生活景象。
最后,詩人借著歲月的流逝,表達了對未能實現心愿的遺憾。然而,他的內心依然渴望追隨著自己的心靈之舟,回歸原始和寧靜的內心世界。
整首詩意境優美,以觀察自然景象和描繪細節為主線,展示了杭州城壁上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對生活和心靈追求的思考。這首詩給人以深遠的感悟,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平和和寧靜。
“沙鳥晴飛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háng zhōu chéng yī zuò tí háng zhōu zhāng tíng, yī zuò tí zhāng tíng yì lóu
登杭州城(一作題杭州樟亭,一作題樟亭驛樓)
mò mò jiāng tiān wài, dēng lín fǎn zhào jiān.
漠漠江天外,登臨返照間。
cháo lái wú bié pǔ, mù luò jiàn tā shān.
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shā niǎo qíng fēi yuǎn, yú rén yè chàng xián.
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閑。
suì qióng guī wèi dé, xīn zhú piàn fān hái.
歲窮歸未得,心逐片帆還。
“沙鳥晴飛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