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今行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問今行止”全詩
未有謀身計,頻遷反正期。
凍河孤棹澀,老樹疊巢危。
莫問今行止,漂漂不自知。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咸陽》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咸陽
咸陽城下宿,往事可悲思。
未有謀身計,頻遷反正期。
凍河孤棹澀,老樹疊巢危。
莫問今行止,漂漂不自知。
詩詞的中文譯文:
咸陽城下過夜,回想起往事令人悲傷。
未能找到立身之計,頻繁遷徙卻未能尋找歸宿。
冬天的河面結冰,孤零零的小船艱難前行。
老樹上的鳥窩層疊不穩,危險之中生活。
不要問我現在的行蹤,不知道自己漂蕩到何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咸陽城下的宿營經歷和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詩人通過回顧過去,感嘆未曾有過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只是不停地遷徙,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詩中的凍河和老樹象征著詩人當前的孤寂和不安定。凍河上的小船行進困難,老樹上的鳥窩也搖搖欲墜,都暗示著詩人的困境和無依無靠的狀態。詩人提到自己不想被問及當前的行蹤,表示自己的漂泊無定,沒有固定的落腳點。整首詩抒發了詩人的憂愁和迷茫,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動蕩的局勢和人們的處境。
“莫問今行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yáng
咸陽
xián yáng chéng xià sù, wǎng shì kě bēi sī.
咸陽城下宿,往事可悲思。
wèi yǒu móu shēn jì, pín qiān fǎn zhèng qī.
未有謀身計,頻遷反正期。
dòng hé gū zhào sè, lǎo shù dié cháo wēi.
凍河孤棹澀,老樹疊巢危。
mò wèn jīn xíng zhǐ, piāo piāo bù zì zhī.
莫問今行止,漂漂不自知。
“莫問今行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