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長恐先師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門長恐先師在”全詩
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
作者:鄭谷
入門長恐先師在,香印紗燈似昔年,
澗路縈回齋處遠,松堂虛豁講聲圓。
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
中文譯文:
進門久恐先師在,香火紗燈仿佛當年,
溪道曲折齋處遠,松堂空曠講課聲圓。
曾經作為弟子同社團,現在榮光為文人士更深厚。
回首湖濱一碗春意盎然,中林話語仿佛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鄭谷拜訪芳公言公幽齋后的寫懷之作。作者訪問芳公言公的齋室,感嘆著先師教誨的深遠,環境的變化并未改變過去的記憶。齋室中的香印和紗燈又喚起了作者對往昔的回憶。
澗路蜿蜒回繞,齋室距離遙遠,松堂空曠而講課聲音響亮。這些描述展示了齋室的景色和氛圍,以及作者對師傅教誨和教學環境的珍視。
作者曾經是師傅的弟子,現在則以文人身份來拜訪,感嘆自己的榮耀和緣分更加深厚。作者心存感激和敬意,認識到自己在文學道路上的進步和成就。
最后,作者回首湖濱,喝一碗春意盎然的酒,與中林招集的眾人談笑風生,但作者內心仍然充滿了悲傷之情。這句話揭示了作者與中林的友誼和情感,以及背后的離愁別緒。
整首詩通過描述齋室的環境和作者與師傅、友人的關系,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珍視,以及對人生經歷和成長的沉思。詩歌中融入了對師德、友情和歲月流轉的思考,讓讀者體味到詩人的感慨和情感。
“入門長恐先師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chūn zài fǎng fāng gōng yán gōng yōu zhāi xiě huái xù shì, yīn fù zhǎng yán
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
rù mén zhǎng kǒng xiān shī zài, xiāng yìn shā dēng shì xī nián, jiàn lù yíng huí zhāi chù yuǎn,
入門長恐先師在,香印紗燈似昔年,澗路縈回齋處遠,
sōng táng xū huō jiǎng shēng yuán.
松堂虛豁講聲圓。
qǐng wèi dì zǐ céng tóng shè, jīn tiǎn xīng láng gèng qì yuán.
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gù zhǔ yī ōu chūn yǒu wèi, zhōng lín huà jiù yì shān rán.
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
“入門長恐先師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