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覺同才得旨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頗覺同才得旨深”全詩
何事后來高仲武,品題間氣未公心。
風騷如線不勝悲,國步多艱即此時。
愛日滿階看古集,只應陶集是吾師。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讀前集二首》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前集二首》是鄭谷所寫的一首唐代詩詞。該詩寫道,殷璠(他人編選的詩歌集)將眾多杰出才士的佳作集結起來,讀者讀后感受頗深,覺得自己與這些杰出的人才有相似之處。然而,事實上,我怎么能夠與高仲武(指高適)相提并論呢?我品評之間,尚未達到公正的水平。文風斯文的才情,我無法抵擋它的悲涼之意。國家的進退步履艱難,此時正是如此。我熱愛讀書,漫步閱歷,觀看古代詩書集成,惟有陶淵明的作品才能成為我的指導。
詩詞的中文譯文:
殷璠裁鑒英靈集,
頗覺同才得旨深。
何事后來高仲武,
品題間氣未公心。
風騷如線不勝悲,
國步多艱即此時。
愛日滿階看古集,
只應陶集是吾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殷璠所編選的詩集的贊賞與感嘆,他認為讀過這樣的詩集之后,自己和這些杰出的人才有一些相似之處。然而,盡管他有一些品評之心,但他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公正評價的程度。他被這些才情斯文的作品所打動,無法停止對其悲涼之意的思索。詩中也透露出國家處于困難時期,形勢艱難。作者熱愛讀書,沉浸在古代的詩書集成中,而陶淵明的作品被確定為他的指導。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優秀詩歌的推崇和自省,以及對當前局勢的憂慮和思考。
“頗覺同才得旨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qián jí èr shǒu
讀前集二首
yīn fán cái jiàn yīng líng jí, pō jué tóng cái dé zhǐ shēn.
殷璠裁鑒英靈集,頗覺同才得旨深。
hé shì hòu lái gāo zhòng wǔ, pǐn tí jiān qì wèi gōng xīn.
何事后來高仲武,品題間氣未公心。
fēng sāo rú xiàn bù shèng bēi, guó bù duō jiān jí cǐ shí.
風騷如線不勝悲,國步多艱即此時。
ài rì mǎn jiē kàn gǔ jí, zhǐ yīng táo jí shì wú shī.
愛日滿階看古集,只應陶集是吾師。
“頗覺同才得旨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