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茶偏賞霅溪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宜茶偏賞霅溪泉”全詩
卻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是唐代鄭谷所作的一首詩,描繪了重陽日登山賞景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于高僧的向往和追求。
詩中寫道:“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這里描繪了登山時景色的美麗和廣闊,作者醉心于吟詠詩詞,時間從早到晚都在樊川山中度過。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身的情感:“卻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作者對于當下重陽日登山的俗氣有所嫌棄,更希望與高僧共同在僧榻之上休息、冥想,尋求心靈的安定和升華。
而后,詩人提到了吳寺的壁畫和霅溪的泉水:“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吳寺壁畫的懷念和對霅溪泉水的欣賞。這里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寧靜和向往。
最后兩句:“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詩人歸來后,看到無憂童稚們爭著歡笑,而此時卻沒有人陪伴他一同享受美好的時光,心生感慨和寂寞。
整首詩以秋景為背景,以登山尋求平靜與心靈的撫慰為主題,通過描繪美景和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內心寧靜和美好的向往和眷戀。這也是一首典型的詠景抒情的作品。
“宜茶偏賞霅溪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yáng rì fǎng yuán xiù shàng rén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
hóng yè huáng huā qiū jǐng kuān, zuì yín zhāo xī zài fán chuān.
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
què xián jīn rì dēng shān sú,
卻嫌今日登山俗,
qiě gòng gāo sēng duì tà mián.
且共高僧對榻眠。
bié huà zhǎng huái wú sì bì, yí chá piān shǎng zhà xī quán.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guī lái tóng zhì zhēng xiāng xiào, hé shì wú rén yǔ jiǔ chuán.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宜茶偏賞霅溪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