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昔為莫愁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城昔為莫愁鄉”全詩
江人依舊棹舴艋,江岸還飛雙鴛鴦。
帆去帆來風浩渺,花開花落春悲涼。
煙濃草遠望不盡,千古漢陽閑夕陽。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石城》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城》
石城昔為莫愁鄉,
莫愁魂散石城荒。
江人依舊棹舴艋,
江岸還飛雙鴛鴦。
帆去帆來風浩渺,
花開花落春悲涼。
煙濃草遠望不盡,
千古漢陽閑夕陽。
譯文:
石城昔日是莫愁鄉,
如今只有石城凄涼。
江邊人們還劃舴艋艀,
江岸上依然飛翔雙鴛鴦。
帆兒去了又回來,風浩渺,
花兒開放又凋零,春天憂傷。
煙霧濃濃,草叢茫茫望不盡,
千古漢陽靜謐的夕陽。
詩意:
《石城》這首詩的主題是對古城遺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繁華的莫愁鄉和石城的懷念之情。該詩以石城為主題,通過對江人、鴛鴦、帆和花的描繪,展現了石城的昔日繁榮和今日的荒涼。詩中煙霧迷茫、草叢茫茫,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時光的消逝,喚起了讀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賞析:
《石城》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石城的昔日繁華和今日的凄涼,讓人不禁感嘆時光的流逝和歷史的變遷。通過船和鴛鴦這些元素的對比和轉換,詩人巧妙地表達了時光消逝中的悲涼,以及對石城往昔繁榮的懷念和思考。整首詩以石城為景,流露出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美好往昔的眷戀。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讓讀者感受到了時光的力量和歷史的存在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石城昔為莫愁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chéng
石城
shí chéng xī wèi mò chóu xiāng, mò chóu hún sàn shí chéng huāng.
石城昔為莫愁鄉,莫愁魂散石城荒。
jiāng rén yī jiù zhào zé měng,
江人依舊棹舴艋,
jiāng àn hái fēi shuāng yuān yāng.
江岸還飛雙鴛鴦。
fān qù fān lái fēng hào miǎo, huā kāi huā luò chūn bēi liáng.
帆去帆來風浩渺,花開花落春悲涼。
yān nóng cǎo yuǎn wàng bù jìn, qiān gǔ hàn yáng xián xī yáng.
煙濃草遠望不盡,千古漢陽閑夕陽。
“石城昔為莫愁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