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種莎僧對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舍種莎僧對榻”全詩
酒醒草檄聞殘漏,花落移廚送晚春。
水墨畫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掛吟身。
霜臺伏首思歸切,莫把漁竿逐逸人。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所知從事近藩偶有懷寄》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所知從事近藩偶有懷寄,
官舍種莎僧對榻。
生涯如在舊山貧,
酒醒草檄聞殘漏,
花落移廚送晚春。
水墨畫松清睡眼,
云霞仙氅掛吟身。
霜臺伏首思歸切,
莫把漁竿逐逸人。
詩意和賞析:
《所知從事近藩偶有懷寄》是唐代詩人鄭谷的作品。詩人在藩屬職位的官舍種莎,寓意著雖然身份較為低微,但仍然以儉樸的生活態度和修養來對待官場的瑣碎事務。
詩中表達了對寧靜與貧窮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春景的喜悅以及對歸家的思念之情。通過舒緩的行文,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平和與寧靜。詩人用酒醒草檄聞殘漏來描述自己忙碌的工作生活,而花落移廚送晚春則是對外界春光的感受。在詩中,詩人將自然景色與自己的內心狀態相結合,通過描繪松樹、云霞等意象,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境界。
最后兩句“霜臺伏首思歸切,莫把漁竿逐逸人”表達了詩人對于回歸安寧之境的渴望與警示。雖然生活困頓,但詩人仍然相信在寧靜與平和中能夠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和價值。
整首詩給人一種淡雅、寧靜的感覺,通過描述自然景色和個人心境,表達了對簡樸生活和內心慰藉的向往。同時也在溫婉中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追求功名利祿的警示。
“官舍種莎僧對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zhī cóng shì jìn fān ǒu yǒu huái jì
所知從事近藩偶有懷寄
guān shě zhǒng shā sēng duì tà, shēng yá rú zài jiù shān pín.
官舍種莎僧對榻,生涯如在舊山貧。
jiǔ xǐng cǎo xí wén cán lòu,
酒醒草檄聞殘漏,
huā luò yí chú sòng wǎn chūn.
花落移廚送晚春。
shuǐ mò huà sōng qīng shuì yǎn, yún xiá xiān chǎng guà yín shēn.
水墨畫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掛吟身。
shuāng tái fú shǒu sī guī qiè, mò bǎ yú gān zhú yì rén.
霜臺伏首思歸切,莫把漁竿逐逸人。
“官舍種莎僧對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