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省三年老拾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右省三年老拾遺”全詩
長安一夜殘春雨,右省三年老拾遺。
坐看群賢爭得路,退量孤分且吟詩。
五湖煙網非無意,未去難忘國士知。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春暮詠懷寄集賢韋起居袞》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暮詠懷寄集賢韋起居袞》是鄭谷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對自己的所處環境和身份有所思索。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簾寂寂自下垂,
楊花筍籜正脫離。
長安春雨殘一夜,
右省三年舊職歸。
坐看群賢爭進路,
退得孤分亦吟詩。
五湖煙網何所指,
未離難忘國士知。
詩意是詩人通過描繪春天漸漸過去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嘆。風簾在寂靜中自然地垂下來,楊花離落,筍葉展開,都是春天過去的標志。長安的春雨只下了一夜,詩人卻已經三年沒有擔任原來的職務了。詩人坐下來觀看著眾多的賢士們爭相得到崇高的地位,自己卻沉浸在孤獨的境地中,只得以詩歌來抒發心情。五湖煙網是指當時政治官場的情形,人們追求權位猶如漁網般錮住了他們,詩人思念他過去的故國士人們。
這首詩寄托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過去的懷念,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政治斗爭的復雜和殘酷。詩人以樸實的語言和形象描寫出春天的消逝和人事的變遷,表達了他對地位的失去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寓意深遠,韻味十足。
“右省三年老拾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mù yǒng huái jì jí xián wéi qǐ jū gǔn
春暮詠懷寄集賢韋起居袞
jì jì fēng lián xìn zì chuí, yáng huā sǔn tuò zhèng lí pī.
寂寂風簾信自垂,楊花筍籜正離披。
cháng ān yī yè cán chūn yǔ,
長安一夜殘春雨,
yòu shěng sān nián lǎo shí yí.
右省三年老拾遺。
zuò kàn qún xián zhēng de lù, tuì liàng gū fēn qiě yín shī.
坐看群賢爭得路,退量孤分且吟詩。
wǔ hú yān wǎng fēi wú yì, wèi qù nán wàng guó shì zhī.
五湖煙網非無意,未去難忘國士知。
“右省三年老拾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