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士由來知道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達士由來知道在”全詩
匹馬愁沖晚村雪,孤舟悶阻春江風。
達士由來知道在,昔賢何必哭途窮。
閑烹蘆筍炊菰米,會向源鄉作醉翁。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倦客》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倦客》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鄭谷。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漂泊在外許久的游子的心情和思念之情。
詩人寫道,十年五年在迷茫的岔路中度過,千里萬里東西往復。孤身一人愁悶地穿越晚上的村莊,忍受春風中孤舟的阻攔。這些年來,達士們一直知道游子的遭遇,但他們為什么還要為前路的無奈哭泣呢?作者自己卻被這股悲涼氛圍所困擾。他用樸實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境,烹煮蘆筍、煮菰米,引出了對故鄉的思念。最后一句“會向源鄉作醉翁”,表達了作者將在故鄉放縱自己,忘卻所有煩惱,過上自在的生活。
這首詩詞的譯文大致是: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在各個岔路口往來奔波。在漫天的風雪中,我一個人駕駛著孤舟。我望見了到達高處的人,他們已經知道我在路上的經歷。過去的圣賢,為什么要為無路可走而哭泣呢?我煮著蘆筍,煮著菰米,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鄉,猶如醉翁一般的快樂自在。
這首詩詞表達了游子在異鄉漂泊的憂傷和對故鄉的思念。作者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游子漫長的旅途和孤單的心情,通過表達對過去圣賢的疑問,揭示了人們在面對困境時的堅韌和無奈。最后,作者用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愉快的畫面將讀者帶回故鄉,表達了對家鄉的濃烈思戀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困頓心情和對故鄉的鄉愁。作者通過描繪孤獨的旅程和對往昔圣賢的悵惘,展示了人們在遠離家鄉時的痛苦和難言之痛。最后,作者用生動的畫面將讀者帶回故鄉,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文字和深情的描寫,打動了讀者的心靈,讓人們對游子的遭遇和情感產生共鳴。
“達士由來知道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àn kè
倦客
shí nián wǔ nián qí lù zhōng, qiān lǐ wàn lǐ xī fù dōng.
十年五年岐路中,千里萬里西復東。
pǐ mǎ chóu chōng wǎn cūn xuě,
匹馬愁沖晚村雪,
gū zhōu mèn zǔ chūn jiāng fēng.
孤舟悶阻春江風。
dá shì yóu lái zhī dào zài, xī xián hé bì kū tú qióng.
達士由來知道在,昔賢何必哭途窮。
xián pēng lú sǔn chuī gū mǐ, huì xiàng yuán xiāng zuò zuì wēng.
閑烹蘆筍炊菰米,會向源鄉作醉翁。
“達士由來知道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