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和馀雪夜吟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和馀雪夜吟寒”全詩
相門相客應相笑,得句勝于得好官。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靜吟》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靜吟
騷雅荒涼我未安,
月和余雪夜吟寒。
相門相客應相笑,
得句勝于得好官。
中文譯文:
靜諦地吟詠,
古老典雅而寂寥,我并不安樂,
月亮和殘雪共同映襯下,夜里吟唱寒冷。
親朋好友可能會嘲笑,
認為得到一個好的官位遠不如得到一句佳句來得要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傳統文化的追求。詩人感受到了騷雅之氣的荒涼和寂寥,同時也感到自己無法融入現實生活的不安。在寂寥的夜晚,詩人以月亮和余雪作為背景,吟詠表達自己內心的寒冷和追求。詩人認為,相對于功名利祿,得到一句佳句更為重要。他認為,詩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創造出意義深遠的詩句,而不是追逐世俗的成功和權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和對文化藝術的追求。詩人通過對騷雅之氣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孤獨和不安。他認為,詩歌的價值和意義遠遠超越了功名利祿,在寂寥的夜晚,以月亮和余雪為背景,詩人吟詠表達了自己對寒冷和寂寥的感受。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理解和認同,他認為得到一句佳句比得到一個好的官位更為重要。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文字和文化的熱愛,并呼吁人們關注內心的追求,而不是追逐功名利祿。
“月和馀雪夜吟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yín
靜吟
sāo yǎ huāng liáng wǒ wèi ān, yuè hé yú xuě yè yín hán.
騷雅荒涼我未安,月和馀雪夜吟寒。
xiāng mén xiāng kè yīng xiāng xiào, dé jù shèng yú dé hǎo guān.
相門相客應相笑,得句勝于得好官。
“月和馀雪夜吟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