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漢在松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漢在松西”全詩
亂流分石上,斜漢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曉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宿澄泉蘭若》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澄泉蘭若》是唐代詩人鄭谷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作者宿澄泉蘭若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心靈的寧靜和對佛法的敬仰。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亂流分石上,斜漢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曉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詩意和賞析:
詩詞以山半古寺廟為背景,展現了空靈的山林雪景。描繪了亂流分石、斜漢在松西的畫面,給人一種靜謐、幽雅的感覺。詩中的“磬”是一種用來敲打的樂器,既表現了清晨鐘聲的禪意,也象征了詩人心中的寧靜。
詩人描述了自己在山林寺廟中的宿憩,感受云集、猿猴的聲音。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述,詩人表達了他內心的清凈和自由,以及對佛法的敬仰與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是“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寓意了詩人在這片山林中找到了內心的寧靜,清楚了解了自己的心境,將這里與曹溪相等價。曹溪是一個著名的佛教名山,也是五祖弘忍傳承的地方,以此表達了詩人對澄泉蘭若寺的敬仰,并表示自己已經達到了心靈的徹悟。
整首詩情景交融,以寥寥數筆勾勒出了作者宿澄泉蘭若的獨特韻味。篇章樸實自然,深情雅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平靜與敬畏之情,以及對佛法的追求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將自然與心靈結合,以寂靜、寧神的山林環境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斜漢在松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chéng quán lán rě
宿澄泉蘭若
shān bàn gǔ zhāo tí, kōng lín xuě yuè mí.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luàn liú fēn shí shàng, xié hàn zài sōng xī.
亂流分石上,斜漢在松西。
yún jí hán ān sù, yuán xiān xiǎo qìng tí.
云集寒庵宿,猿先曉磬啼。
cǐ xīn rú liǎo liǎo, jí cǐ shì cáo xī.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斜漢在松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