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墻南落照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在墻南落照時”全詩
洗竹澆莎足公事,一來贏寫一聯詩。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小北廳閑題》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北廳閑題》是鄭谷創作于唐代的一首詩歌。詩中描述了冷清而寧靜的北廳,以及作者在這里閑暇時創作詩文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冷寂的北廳,宦官孤立,本相宜。
墻南的山,落下晚霞,增添美景。
洗凈竹杖,澆灌莎草,放松公務。
一束靈感,寫下一聯詩,促使文章流淌。
詩意和賞析:
詩歌以北廳為背景,描繪了一種冷清而寧靜的氛圍。北廳是宦官居住的地方,因此冷曹孤宦本相宜,意味著北廳的環境適合居住。詩人以“山在墻南落照時”來形容北廳外面的景色,晚霞的美景給北廳帶來了一絲生氣。詩人提到“洗竹澆莎足公事”,表示他放松公務之余,洗凈竹杖,澆灌莎草,享受自然的美景。最后,他寫下了一聯詩,表達了他在北廳閑暇時的創作心情。
這首詩通過對北廳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閑適心態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人將北廳描繪成一個寧靜而有美感的地方,在這里他可以遠離繁忙的公務,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愉悅。詩人還抓住北廳外的景色,用晚霞的美景來襯托北廳的靜謐,增加了詩歌的韻味。最后,詩人通過自己的創作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感慨,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對詩歌的熱愛。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道出了詩人在北廳閑暇時的寧靜和創作的愉悅。
“山在墻南落照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běi tīng xián tí
小北廳閑題
lěng cáo gū huàn běn xiàng yí, shān zài qiáng nán luò zhào shí.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墻南落照時。
xǐ zhú jiāo shā zú gōng shì, yī lái yíng xiě yī lián shī.
洗竹澆莎足公事,一來贏寫一聯詩。
“山在墻南落照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