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國已天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鄉國已天涯”全詩
平生未到處,落日獨行時。
芳草不長綠,故人無重期。
那堪更南渡,鄉國已天涯。
分類:
作者簡介(崔涂)
崔涂(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游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全唐詩》存其詩1卷。
《秋日犍為道中(一作途中感懷)》崔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秋日在犍為的道路上(或者在途中),久居他鄉使我對岐路已經厭倦,離開家門時我感到悲傷。我一生未曾到過這個地方,夕陽下我獨自行走。芳草沒有長得綠,與故人沒有再見面的機會。我不愿意再次南渡,我的家鄉已經是天涯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遠離家鄉,漂泊他鄉的心情。他在犍為的路上,對漫長的旅途和離別之苦感到憤慨和悲傷。他沒有到過這個地方,落日時獨自徘徊,感到孤獨和無助。他希望與故人再相見,但卻沒有這個機會。他感到對家鄉的鄉愁,但又不愿意再次離開南渡,他的家鄉已經遙遠到了天涯。
賞析:
這首詩以情感真摯和直接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身處異鄉、思鄉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的矛盾,詩人抒發了對于長期離鄉的痛苦和對于家鄉的鄉愁。詩中的對比營造了一種悲涼和孤獨的氛圍,表達了對于離別和遠離家鄉的深深憂傷。整首詩節奏明快,用詞簡練,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思緒和情感。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再次南渡的不情愿和對于家鄉的眷戀,展示了詩人復雜而矛盾的內心世界。
“鄉國已天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qián wéi dào zhōng yī zuò tú zhōng gǎn huái
秋日犍為道中(一作途中感懷)
jiǔ kè yàn qí lù, chū mén yín qiě bēi.
久客厭岐路,出門吟且悲。
píng shēng wèi dào chù, luò rì dú xíng shí.
平生未到處,落日獨行時。
fāng cǎo bù zhǎng lǜ, gù rén wú zhòng qī.
芳草不長綠,故人無重期。
nà kān gèng nán dù, xiāng guó yǐ tiān yá.
那堪更南渡,鄉國已天涯。
“鄉國已天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