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未到心先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書未到心先到”全詩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家書后批二十八字(在醴陵,時聞家在登州)》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家書后批二十八字(在醴陵,時聞家在登州)》中,詩人通過四季景色表達了自己的愁苦之情。他的鬢發衰慢,眼淚橫流。即使離家,他仍然思念家鄉,內心的牽掛早已到達目的地,希望在孤城的海岸上與家人相聚。
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描繪四季的景色,表達了自己的憂愁之情。他說四季的風光總是令人傷感,可能因為景色的變化讓他想起家鄉,思念之情難以自禁。他形容自己的鬢發變得稀疏和悲涼,眼淚也幾乎流不盡。即使離開了家,他的內心早已到達了目的地,因為他對家的思念太過強烈。他希望在海邊的孤城,與家人相聚。
這首詩詞通過對四季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念之情。雖然他身處異地,但他的內心與家人緊密相連,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希望能與家人團聚。這種思念之情在現代社會仍然是許多人常常經歷的情感,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孤獨、思念和對家庭的渴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書未到心先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 shū hòu pī èr shí bā zì zài lǐ líng, shí wén jiā zài dēng zhōu
家書后批二十八字(在醴陵,時聞家在登州)
sì xù fēng guāng zǒng shì chóu, bìn máo shuāi sà tì héng liú.
四序風光總是愁,鬢毛衰颯涕橫流。
cǐ shū wèi dào xīn xiān dào, xiǎng zài gū chéng hǎi àn tóu.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此書未到心先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