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襯金盤鶴頂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葉襯金盤鶴頂鮮”全詩
漢武碧桃爭比得,枉令方朔號偷兒。
封開玉籠雞冠濕,葉襯金盤鶴頂鮮。
想得佳人微啟齒,翠釵先取一雙懸。
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
應是仙人金掌露,結成冰入蒨羅囊。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遐方不許貢珍奇,
密詔唯教進荔枝。
漢武碧桃爭比得,
枉令方朔號偷兒。
封開玉籠雞冠濕,
葉襯金盤鶴頂鮮。
想得佳人微啟齒,
翠釵先取一雙懸。
巧裁霞片裹神漿,
崖蜜天然有異香。
應是仙人金掌露,
結成冰入蒨羅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韓偓創作,描述了他來到福州后贊美荔枝的美味和珍貴。詩中通過對比古代君王賞賜的寶貴珍奇物品與荔枝的優越地位,表達了荔枝的珍貴和獨特之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以描繪荔枝的鮮美和獨特性。
首先,詩中提到“遐方不許貢珍奇”,表明荔枝的價值超過了其他珍貴物品。接著,詩中提到“漢武碧桃爭比得”,指的是荔枝的美味勝過了傳說中的漢武之碧桃,暗示了荔枝的特殊之處。
詩中還出現了對佳人的暗示,通過“想得佳人微啟齒,翠釵先取一雙懸”,表達了作者對佳人對荔枝的喜愛和期待。此外,詩中還描繪了荔枝的顏色和香氣,如“封開玉籠雞冠濕,葉襯金盤鶴頂鮮”,以及“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使詩中的荔枝更加生動和美味。
最后,詩中提到荔枝是“仙人金掌露”,“結成冰入蒨羅囊”,以表示荔枝的珍貴之處。這兩句詩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荔枝的稀有和難得。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荔枝的色香味,運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荔枝的珍貴和美味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佳人的思念和期待。詩中的意象鮮明,形象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葉襯金盤鶴頂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zhī sān shǒu bǐng yín nián qiū dào fú zhōu, zì cǐ hòu bìng fú zhōu zuò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xiá fāng bù xǔ gòng zhēn qí, mì zhào wéi jiào jìn lì zhī.
遐方不許貢珍奇,密詔唯教進荔枝。
hàn wǔ bì táo zhēng bǐ dé, wǎng lìng fāng shuò hào tōu ér.
漢武碧桃爭比得,枉令方朔號偷兒。
fēng kāi yù lóng jī guān shī, yè chèn jīn pán hè dǐng xiān.
封開玉籠雞冠濕,葉襯金盤鶴頂鮮。
xiǎng dé jiā rén wēi qǐ chǐ, cuì chāi xiān qǔ yī shuāng xuán.
想得佳人微啟齒,翠釵先取一雙懸。
qiǎo cái xiá piàn guǒ shén jiāng, yá mì tiān rán yǒu yì xiāng.
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
yìng shì xiān rén jīn zhǎng lù, jié chéng bīng rù qiàn luó náng.
應是仙人金掌露,結成冰入蒨羅囊。
“葉襯金盤鶴頂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