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相待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外人相待淺”全詩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鄉愁。
道向危時見,官因亂世休。
外人相待淺,獨說濟川舟。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息慮》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息慮》
息慮狎群鷗,
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
夜雨入鄉愁。
道向危時見,
官因亂世休。
外人相待淺,
獨說濟川舟。
中文譯文:
消除憂慮,和逗留的群鷗為伍,
行動與藏匿都隨心所欲。
春寒適合飲酒治療心病,
夜雨中心生起鄉愁情緒。
在危險的時候才能看見真道理,
官員因為亂世而解職放棄。
外人對待我不深厚,
只有獨自一人坐在濟州船上暢談。
詩意和賞析:
《息慮》描繪了一個受到世俗紛擾和壓力困擾的自由主義者的內心世界。詩人通過與群鷗為伍來消除自己的憂慮,展示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他認為春天的寒冷適合飲酒來治療內心的病痛,而夜晚下雨則引起他對家鄉的愁思。在動蕩的時代,他發現了真正的道理,同時也看清了官員因亂世而選擇辭官的原因。他感慨外人對他的態度不深厚,只有獨自一人坐在船上才能暢所欲言。
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于世俗繁雜的厭煩之情以及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他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對人事的觀察,表達了對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對社會困擾的不滿。詩中抒發的情感真實、感慨深沉,能引起讀者思考和共鳴。
“外人相待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lǜ
息慮
xī lǜ xiá qún ōu, xíng cáng hé zì yóu.
息慮狎群鷗,行藏合自由。
chūn hán yí jiǔ bìng, yè yǔ rù xiāng chóu.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鄉愁。
dào xiàng wēi shí jiàn, guān yīn luàn shì xiū.
道向危時見,官因亂世休。
wài rén xiāng dài qiǎn, dú shuō jì chuān zhōu.
外人相待淺,獨說濟川舟。
“外人相待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