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十年搖尾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猛虎十年搖尾立”全詩
猛虎十年搖尾立,蒼鷹一旦醒心飛。
神依正道終潛衛,天鑒衷腸競不違。
事歷艱難人始重,九層成后喜從微。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天鑒》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鑒
何勞諂笑學趨時,
務實清修勝用機。
猛虎十年搖尾立,
蒼鷹一旦醒心飛。
神依正道終潛衛,
天鑒衷腸競不違。
事歷艱難人始重,
九層成后喜從微。
譯文:
何必虛偽地追隨時尚,
專注于實事和清修勝過投機。
猛虎已經搖動尾巴站立了十年,
蒼鷹一旦覺醒,心就會飛翔。
神靈一直依附于正道守衛,
天鑒洞察內心競爭卻從不違背。
經歷了困難,人們開始重視,
九層樓建成之后,喜悅來自微小之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明快的韻腳和對比運用,表達了作者對于學問和品德的追求。詩中通過對猛虎和蒼鷹的形象描繪,暗示人們應該追求實事和清修,而不是虛偽地迎合時尚和投機取巧。詩中提到的“天鑒”象征著天心和自身的良知,表明一個人應該以正道為準則,不要背離自己內心的本真。最后的兩句表達了在經歷了困難之后,人們會更加珍視微小的喜悅,不再追求虛華和浮躁。整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倡導的品德觀和人生態度。
“猛虎十年搖尾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jiàn
天鑒
hé láo chǎn xiào xué qū shí, wù shí qīng xiū shèng yòng jī.
何勞諂笑學趨時,務實清修勝用機。
měng hǔ shí nián yáo wěi lì,
猛虎十年搖尾立,
cāng yīng yī dàn xǐng xīn fēi.
蒼鷹一旦醒心飛。
shén yī zhèng dào zhōng qián wèi, tiān jiàn zhōng cháng jìng bù wéi.
神依正道終潛衛,天鑒衷腸競不違。
shì lì jiān nán rén shǐ zhòng, jiǔ céng chéng hòu xǐ cóng wēi.
事歷艱難人始重,九層成后喜從微。
“猛虎十年搖尾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