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含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露含明月”全詩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珮,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分類: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七夕》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珮,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中文譯文:白露中含有明亮的月光,青霞切斷了絳色的河流。
天上的星宿集聚七次落在地上,閣道上神靈齊到。
人們穿戴華麗的衣服,身上佩戴著鏗鏘作響的珠飾,芬芳的酒席拂動著華麗的織錦。
年年的今夜盡情流逝,我們相離的思念更加濃厚。
詩意:這首詩詞是描寫了七夕節,也稱中國的情人節。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描繪了七夕節時,月光明亮,美麗的河流上有紅霞,給人們帶來了浪漫的氛圍。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形容了天空中的星宿七次經過,神靈們在閣道上齊聚,參與七夕的盛會。袨服鏘環珮,香筵拂綺羅,描寫了人們盛裝打扮,佩戴著華麗的珠飾,聚集在華麗的席間,享受美酒美食。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表達了每一年的七夕夜都會結束,但離別之情依然強烈,增添了深情和離愁的意境。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七夕節的盛景和別離的情感。作者通過動態的詞語,如“七襄轉”、“斷絳河”等,將七夕節的情景描繪得生動而美麗。同時,詩中揭示了生活的無常,七夕節雖然美好,但在年年今夜盡的時刻,情人們還是會面臨離別,令人產生無盡的思念之情。整首詩通過短小精悍的語句,折射出七夕節的浪漫與深情,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聯想和思索。
“白露含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七夕
bái lù hán míng yuè, qīng xiá duàn jiàng hé.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tiān jiē qī xiāng zhuǎn, gé dào èr shén guò.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xuàn fú qiāng huán pèi, xiāng yán fú qǐ luó.
袨服鏘環珮,香筵拂綺羅。
nián nián jīn yè jǐn, jī zhù bié qíng duō.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白露含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