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賢猶恨太迢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懷賢猶恨太迢迢”全詩
長松夜落釵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已約病身拋印綬,不嫌門巷似漁樵。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寄隱者》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隱者》是唐代詩人韓偓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煙郭中的云圍繞著,路途并不遙遠,
懷念有德行的人,卻仍然為其距離太遠而感到遺憾。
長松樹在夜晚中落下,像是千條長發,
小港里春水悄然上升,幾乎要漫過腰。
因病放下銜封,不嫌居住在像漁夫和樵夫般的巷子里。
我在渭濱隱沒,南陽躺臥,仿佛比我的僧侶們還要孤寂。
詩意:
《寄隱者》以一種憂傷寄托情感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考和苦悶之情。詩中描述了一些景物和場景,通過這些景物和場景來表達內心的憂傷和寂寥。詩人思念有德行的人,覺得他們離自己太遠,感到遺憾。同時,詩人的病痛和隱居生活也給詩中增添了一層憂傷的色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寂寥和孤獨的氛圍。煙郭圍繞、路途遙遠、長松夜落、小港春添水等景象,都是寄托詩人內心憂傷的符號。詩人懷念有德行的人,感到他們離自己太遠,這種遙遠感讓他感到遺憾。詩人病痛的身體和隱居的生活也進一步增強了詩中寂寥和孤獨的情感。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表達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于有德行的人的渴望。
“懷賢猶恨太迢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ǐn zhě
寄隱者
yān guō yún jiōng lù bù yáo, huái xián yóu hèn tài tiáo tiáo.
煙郭云扃路不遙,懷賢猶恨太迢迢。
cháng sōng yè luò chāi qiān gǔ,
長松夜落釵千股,
xiǎo gǎng chūn tiān shuǐ bàn yāo.
小港春添水半腰。
yǐ yuē bìng shēn pāo yìn shòu, bù xián mén xiàng shì yú qiáo.
已約病身拋印綬,不嫌門巷似漁樵。
wèi bīn huì jī nán yáng wò, ruò bǐ wú tú gèng jì liáo.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懷賢猶恨太迢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