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近劉輿招垢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物近劉輿招垢膩”全詩
江流燈影向東去,樹遞雨聲從北來。
物近劉輿招垢膩,風經庾亮污塵埃。
高情自古多惆悵,賴有南華養不材。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驛步(癸酉年在南安縣)》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驛步(癸酉年在南安縣)》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驛館中停車輕輕息,佳景穿松竹入樓臺。
江流向東帶來燈影,樹遞雨聲從北來。
物近景仰礙清白,風經時務污塵埃。
高情自古多惆悵,賴有南華養不材。
詩意:
這首詩以南安縣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驛站中暫息的情景。他觀察著美麗的風景,聽著江水的潺潺流動和樹葉被風吹拂的聲音。然而,他也感嘆物事近在眼前卻無法超越凡俗,風塵仆仆的事物也會影響高尚的情感。然而,作者表示幸運的是,他能夠得到南華的修養,以養活自己高尚的情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風景畫面,并通過與作者內心的對話,表達了情感與人生態度。詩歌中運用了樸實無華的詞語,使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景物的美麗和作者內心的憂慮。詩中的“物近劉輿招垢膩,風經庾亮污塵埃”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高尚情感的向往。最后一句“賴有南華養不材”則表示作者相信自己有南華的修養來抵御浮躁的世俗,以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感。整首詩流露出作者對自己修養的信心和對世俗的淡然態度,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風度和情操。
“物近劉輿招垢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bù guǐ yǒu nián zài nán ān xiàn
驛步(癸酉年在南安縣)
zàn xī zhēng chē bìng yǎn kāi, kuàng chuān sōng zhú rù lóu tái.
暫息征車病眼開,況穿松竹入樓臺。
jiāng liú dēng yǐng xiàng dōng qù,
江流燈影向東去,
shù dì yǔ shēng cóng běi lái.
樹遞雨聲從北來。
wù jìn liú yú zhāo gòu nì, fēng jīng yǔ liàng wū chén āi.
物近劉輿招垢膩,風經庾亮污塵埃。
gāo qíng zì gǔ duō chóu chàng, lài yǒu nán huá yǎng bù cái.
高情自古多惆悵,賴有南華養不材。
“物近劉輿招垢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