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風起閑花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來風起閑花落”全詩
夜來風起閑花落,狼藉柴門鳥徑中。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訪隱者遇沈醉書其門而歸》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隱者遇沈醉書其門而歸》
曉入江村覓釣翁,
釣翁沈醉酒缸空。
夜來風起閑花落,
狼藉柴門鳥徑中。
中文譯文:
早晨來到江村尋找釣翁,
釣翁醉倒,酒缸中空空蕩蕩。
夜晚風起,無人在意落花,
門前的柴堆凌亂,小徑中有鳥飛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偶然的邂逅情景,展現了一幅淡泊清靜的田園景象。詩人清晨來到江村,想找到釣魚的釣翁,卻發現他沉醉在酒中,酒缸已經空了。這里釣翁和酒都是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逍遙自在、超脫塵世的向往。夜晚,風起花落,人們都已入睡,只有小徑中的鳥在飛過,柴門凌亂,也反映了詩人對恬靜寧謐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描繪了一副寧靜自然的山村畫卷,透過尋找釣翁的情景,詩人表達出自己對于清凈、閑適的向往和追求。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寫緊密結合,展示了田園生活的本質。詩中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形象,以及對細節的描寫,表現出唐代田園詩的特點和韓偓獨特的寫作風格。
“夜來風起閑花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yǐn zhě yù shěn zuì shū qí mén ér guī
訪隱者遇沈醉書其門而歸
xiǎo rù jiāng cūn mì diào wēng, diào wēng shěn zuì jiǔ gāng kōng.
曉入江村覓釣翁,釣翁沈醉酒缸空。
yè lái fēng qǐ xián huā luò, láng jí zhài mén niǎo jìng zhōng.
夜來風起閑花落,狼藉柴門鳥徑中。
“夜來風起閑花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