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不須輕矍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久不須輕矍鑠”全詩
雪密酒酣偷號去,月明衣冷斫營回。
行驅貔虎披金甲,立聽笙歌擲玉杯。
坐久不須輕矍鑠,至今雙擘硬弓開。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老將》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老將》
折斷了槍,黃馬也疲倦了揚起的塵土,
捂住耳朵,惡徒開始畏懼疾雷。
雪密地,喝得酩酊大醉的時候,悄悄地號寒冷走了,
月亮明亮,衣衫冰冷地回到了營地。
旅行,身披貔貅虎皮,穿著金色的鎧甲,
站立著,聽著笙歌,投擲著玉杯子。
坐久了,不需要嬌悍威猛耀眼的,
至今,還能醫治斷裂的硬弓。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將士的形象。他經歷了戰爭的滄桑,折斷了自己的武器,戰馬疲倦地踏過塵埃。他心靈疲憊,試圖通過掩耳不聽來逃避威脅。他曾經在冰雪覆蓋的地方痛飲,冷冷清清地離開。即使在月光下,他的衣服依然像冰一樣冷。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將軍,穿著華麗的裝備,靜靜地欣賞笙歌,并扔掉玉杯。他已經年邁,無需再炫耀他的強大。然而,他依然可以修復那把曾經斷裂的硬弓。
賞析:這首詩以生動的形象勾勒了老將士的形象,通過對他戰爭經歷的描繪,展現了他的堅韌和智慧。詩中的折槍和黃馬,象征了他在戰火中所經歷的挫折和疲憊。掩耳的場景,暗示著他在無法改變的威脅面前的無奈和無助。詩中的雪密和月明,通過冰冷的氣氛,凸顯了老將士孤獨和冷漠的心態。然而,詩中最后的兩句表達了老將士的深厚內力和智慧,他不再需要通過外在的奢華去顯示自己的強大,而是靠修復和調整自己內在的東西來維持自己的力量。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對景物和動作的描寫,將老將士的個性和境遇逼真地展現出來。
“坐久不須輕矍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jiàng
老將
zhé qiāng huáng mǎ juàn chén āi, yǎn ěr xiōng tú pà jí léi.
折槍黃馬倦塵埃,掩耳兇徒怕疾雷。
xuě mì jiǔ hān tōu hào qù,
雪密酒酣偷號去,
yuè míng yī lěng zhuó yíng huí.
月明衣冷斫營回。
xíng qū pí hǔ pī jīn jiǎ, lì tīng shēng gē zhì yù bēi.
行驅貔虎披金甲,立聽笙歌擲玉杯。
zuò jiǔ bù xū qīng jué shuò, zhì jīn shuāng bāi yìng gōng kāi.
坐久不須輕矍鑠,至今雙擘硬弓開。
“坐久不須輕矍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