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極意多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寵極意多疑”全詩
總得相逢處,無非欲去時。
恨深書不盡,寵極意多疑。
惆悵桃源路,惟教夢寐知。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欲去》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欲去》是唐代韓偓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深遠,描述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凄迷情懷。
中文譯文:
五彩的云朵在窗戶外串成一系列的話語,
你重組了承諾,我跋涉在青春的旅程中。
總會有一個相遇之處,
除了想要離開的時候,沒有其他選擇。
深深地感到痛苦無法盡述,
寵愛到極致,則多了疑慮。
在失望的桃花源之路上,我只能指望夢里相逢。
賞析:
《欲去》這首詩詞以抒情的筆調表達出了離別的心情。詩人通過窗戶外的五彩云朵以及承諾的重組來描繪離別的場景,構建了一種粉紛隔窗的意境。詩中提到“總得相逢處”,強調只有在相遇的地方才能滿足彼此離去的思念之情。“恨深書不盡,寵極意多疑”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的痛苦深情和對親密關系的擔憂。最后一句“惆悵桃源路,惟教夢寐知”以婉轉的語言描述了詩人無法實現的心愿,只能寄托于夢中的相逢。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唯美,表達了離愁別緒和追求心靈寄托的渴望。詩人通過對離別的描繪,將作者內心的凄愴情緒和對未來的迷茫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對于離別和歸途的共鳴。整首詩詞流暢優美,語言簡練,情感真實,是一首經典的離別抒情之作。
“寵極意多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qù
欲去
fěn yún gé chuāng yǔ, zhòng yuē tà qīng qī.
粉紜隔窗語,重約蹋青期。
zǒng děi xiāng féng chù, wú fēi yù qù shí.
總得相逢處,無非欲去時。
hèn shēn shū bù jìn, chǒng jí yì duō yí.
恨深書不盡,寵極意多疑。
chóu chàng táo yuán lù, wéi jiào mèng mèi zhī.
惆悵桃源路,惟教夢寐知。
“寵極意多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