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憂沃雪不勝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憂沃雪不勝任”全詩
教移蘭燭頻羞影,自試香湯更怕深。
初似洗花難抑按,終憂沃雪不勝任。
豈知侍女簾帷外,剩取君王幾餅金。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詠浴》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浴》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詠浴的情景和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中文譯文:
重新整理魚鳣犀簪,解開衣裳先覺冷冰冰。教人搖動蘭花燭,頻頻慚愧遮掩影。自己嘗試香氣浴,更加害怕深才適應。剛開始洗花似乎艱難難忍受,最后擔心雪花不能夠勝任。誰知道侍女在簾幕外,偷取了君王的幾塊金。
詩意:
《詠浴》以詠浴為題,詩人通過描寫主人公在沐浴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表達了對宮廷生活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悲觀態度。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詠浴的細節,展現了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詩人通過描述重新整理魚犀簪和解衣的過程,表現出主人公對宮廷生活的疲憊和冷漠。接著,詩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洗花浴中的不適應和懼怕,以及對雪花的擔憂,這些都可以理解為對宮廷生活空洞虛幻的表現。最后兩句“誰知道侍女在簾幕外,偷取了君王的幾塊金”,則以寓言的方式,暗示了權力的腐敗和侍女的私心。這首詩通過描寫詠浴的場景,表達了對宮廷生活和權力的深思熟慮以及對人性的痛苦認知。
“終憂沃雪不勝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ù
詠浴
zài zhěng yú xī lǒng cuì zān, jiě yī xiān jué lěng sēn sēn.
再整魚犀攏翠簪,解衣先覺冷森森。
jiào yí lán zhú pín xiū yǐng,
教移蘭燭頻羞影,
zì shì xiāng tāng gèng pà shēn.
自試香湯更怕深。
chū shì xǐ huā nán yì àn, zhōng yōu wò xuě bù shèng rèn.
初似洗花難抑按,終憂沃雪不勝任。
qǐ zhī shì nǚ lián wéi wài, shèng qǔ jūn wáng jǐ bǐng jīn.
豈知侍女簾帷外,剩取君王幾餅金。
“終憂沃雪不勝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