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苦勞魂與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必苦勞魂與夢”全詩
撲粉更添香體滑,解衣唯見下裳紅。
煩襟乍觸冰壺冷,倦枕徐欹寶髻松。
何必苦勞魂與夢,王昌只在此墻東。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晝寢》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晝寢》是唐代韓偓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女子晝寢時的情景為主題,表現出女子纖細嬌柔、美麗動人的形象,同時流露出詩人對于晝寢時充滿溫馨和安逸的生活態度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碧桐的陰影已經消散,只有窗欄隔著。閑扇拂動金鵝絨軟床,烘烤著。輕拍粉飾,更增添了香氣,嬌皮滑爽。解下衣裳,只露出紅色的下裙。煩心的衣襟恰好觸碰到冰壺,冰涼的觸感。疲倦的枕頭慢慢側傾,美人寶髻松散。何必辛勞和魂魄斗爭,王昌只在這東墻。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描繪女子晝寢的情景:詩人通過詩詞的描寫,展現了女子晝寢時的溫馨和安逸的畫面,從而表達出對這種生活狀態的向往和贊美。
2. 表現女子的美麗動人:詩中描繪了女子撲粉、解衣等細節,突出了她的美貌和嬌柔動人的特質。
3. 贊美晝寢的生活態度:詩人通過寫景和寫人的結合,傳達了自己對于晝寢時充滿溫馨和舒適的生活態度的贊美和推崇。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準確的意象,展現出女子晝寢時的情景,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于這種生活狀態的向往和贊美。整首詩詞優美流暢、音韻和諧,表現出了唐代詩詞的典型特點,給人以舒適寧靜的感覺。
“何必苦勞魂與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u qǐn
晝寢
bì tóng yīn jǐn gé lián lóng, shàn fú jīn é yù diàn hōng.
碧桐陰盡隔簾櫳,扇拂金鵝玉簟烘。
pū fěn gèng tiān xiāng tǐ huá,
撲粉更添香體滑,
jiě yī wéi jiàn xià shang hóng.
解衣唯見下裳紅。
fán jīn zhà chù bīng hú lěng, juàn zhěn xú yī bǎo jì sōng.
煩襟乍觸冰壺冷,倦枕徐欹寶髻松。
hé bì kǔ láo hún yǔ mèng, wáng chāng zhī zài cǐ qiáng dōng.
何必苦勞魂與夢,王昌只在此墻東。
“何必苦勞魂與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