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心須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日心須在”全詩
風高鶯囀澀,雨密雁飛低。
向日心須在,歸朝路欲迷。
近聞驚御火,猶及灞陵西。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渚宮立春書懷》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渚宮立春書懷》表達了抒發春意愁思的情感。詩人在描繪春天來臨的景象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逝去的歲月的惋惜之情。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春天的氣息侵襲著最后寒冷的日子,
江水上綠意已經一齊出現。
風吹得高了,鶯兒的歌聲也變得難聽了,
雨勢漸密,候鳥的飛行也變得低落。
向陽心靈必然懂得尋覓,
回歸的路途又將變得模糊迷離。
近來聽說京城發生了大火,
甚至燒到了西邊的灞陵。
這首詩的主題是春天的到來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吳融表達了春意的濃郁,江水上綠意盎然,臘月殘存的寒氣被春天的氣息所打敗。然而,風高鶯兒的歌聲變得澀而難聽,雨勢越發密集,候鳥的飛行低落,使得整個春天的喜悅被一種憂傷的情緒所融化。
另一方面,詩人也借春天來臨的景象,抒發了自己對時光的惋惜之情,向陽心靈須知需要找尋新的方向,回歸的路途已經變得模糊不清。詩中提及的京城大火,則表達了時光流逝的無情,即使是炙熱的火焰也無法燒盡地上的一切。
通過這首詩,詩人成功地將春天與時光流逝這兩個主題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考和惋惜之情。整首詩字字珠璣,用詩人獨特的表達方式,令人沉浸其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春意與憂思也令人動容。
“向日心須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ǔ gōng lì chūn shū huái
渚宮立春書懷
chūn hòu qīn cán là, jiāng wú lǜ yǐ qí.
春候侵殘臘,江蕪綠已齊。
fēng gāo yīng zhuàn sè, yǔ mì yàn fēi dī.
風高鶯囀澀,雨密雁飛低。
xiàng rì xīn xū zài, guī cháo lù yù mí.
向日心須在,歸朝路欲迷。
jìn wén jīng yù huǒ, yóu jí bà líng xī.
近聞驚御火,猶及灞陵西。
“向日心須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