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門隨地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門隨地險”全詩
華岳眼前盡,黃河腳底來。
飛軒何滿路,丹陛正求才。
獨我疏慵質,飄然又此回。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出潼關》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潼關》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從潼關出發的壯美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該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重門隨地險,一徑入天開。
華岳眼前盡,黃河腳底來。
飛軒何滿路,丹陛正求才。
獨我疏慵質,飄然又此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潼關出發的壯麗景色和他的心情。詩中描述了重重大門緊閉,周圍地勢險峻,但只有一條小徑通向天空,象征著人們在面對困難和險阻時仍要堅持追求夢想。華山宏偉的景色在眼前盡收眼底,黃河在腳下流過,表達了山川的壯麗和自然的宏偉之美。洋洋四面的馬車行駛在寬廣的道路上,象征著人們的壯志豪情和不斷奮斗的精神。院中丹陛上正期待著有才能的人前來,以為國家的事業作出貢獻。而作者獨自一人,不諳世事,游蕩而歸。
賞析:
這首詩以幾個簡短的意象,勾勒出了壯美景色和人物的形象。作者通過描繪山川、河流和馬車行駛的景色,展示了壯麗和宏偉之美,同時抒發了自己悠閑無憂的心情。詩詞的韻律流暢,意象鮮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詩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追求夢想和奮斗的精神,同時也展示了作者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重門隨地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tóng guān
出潼關
zhòng mén suí dì xiǎn, yī jìng rù tiān kāi.
重門隨地險,一徑入天開。
huá yuè yǎn qián jǐn, huáng hé jiǎo dǐ lái.
華岳眼前盡,黃河腳底來。
fēi xuān hé mǎn lù, dān bì zhèng qiú cái.
飛軒何滿路,丹陛正求才。
dú wǒ shū yōng zhì, piāo rán yòu cǐ huí.
獨我疏慵質,飄然又此回。
“重門隨地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