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正無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然正無寐”全詩
柳寒難吐絮,浪濁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園林海一涯。
蕭然正無寐,夜櫓莫咿啞。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汴上晚泊》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汴上晚泊》是唐代詩人吳融所作,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所處境地的感嘆和思考。
中文譯文:
亭上風猶急,
橋邊月已斜。
柳寒難吐絮,
浪濁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
園林海一涯。
蕭然正無寐,
夜櫓莫咿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汴河上的一次晚泊時的景象。詩的主題可以說是借景抒懷,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落魄、孤寂的心情。
詩的開頭描述亭上的風依舊很急,橋邊的月亮已經開始傾斜。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急促、緊迫的氛圍,象征著作者當前困境的緊迫感。
接著,詩中寫到柳樹已經沒有了茂密的絮,浪潮也不再盛開如花。這里柳樹和浪潮的寂寞和凋零,與作者的境遇相呼應,表達了作者自身孤苦無依的心情。
繼而,詩中描繪了春天的岐路和廣闊園林,暗示著世界的遼闊和可能性的無限。然而,作者卻仍舊在困境中無法入眠,夜晚的櫓聲更加凄涼,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困境和憂傷。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物的變化,呼應了作者的心情,表達了對孤獨與無奈的思考和感嘆。
“蕭然正無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àn shàng wǎn pō
汴上晚泊
tíng shàng fēng yóu jí, qiáo biān yuè yǐ xié.
亭上風猶急,橋邊月已斜。
liǔ hán nán tǔ xù, làng zhuó bù chéng huā.
柳寒難吐絮,浪濁不成花。
qí lù chūn sān yuè, yuán lín hǎi yī yá.
岐路春三月,園林海一涯。
xiāo rán zhèng wú mèi, yè lǔ mò yī yǎ.
蕭然正無寐,夜櫓莫咿啞。
“蕭然正無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