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誰賦送將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誰賦送將歸”出自唐代吳融的《送許校書》,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ù zhī shuí fù sòng jiāng guī,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知誰賦送將歸”全詩
《送許校書》
故人言別倍依依,病里班荊苦憶違。
明日柳亭門外路,不知誰賦送將歸。
明日柳亭門外路,不知誰賦送將歸。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送許校書》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送給許校書,早晨別的時候特別依依不舍,病中時期更加痛苦地想念著你離去。明天在柳亭門外的路上,不知道誰會賦詩送你回來。
詩意:這首詩是吳融給許校書寫的送別詩。詩人以別離之情寫給離去的許校書。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對彼此的珍重之意。尤其是在病中時,詩人更加痛苦地憶起離別,因此對于明天的歸來也抱有期待和祝愿。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詞語表達了深深的離別之情。詩人用了「倍依依」來形容他們別離的情感,表達了他們對離別的不舍與思念之情。在病痛折磨的時候,詩人更加痛苦地回憶起離別的情景,增加了詩的感傷色彩。最后一句「不知誰賦送將歸」暗示著離別的友人可能會用詩歌表達對歸來的祝愿和期待,展示了唐代士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和詩人對詩歌的贊美。整首詩簡潔明了,情緒真摯,展現了唐代人情之間的深厚感情。
“不知誰賦送將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ǔ jiào shū
送許校書
gù rén yán bié bèi yī yī, bìng lǐ bān jīng kǔ yì wéi.
故人言別倍依依,病里班荊苦憶違。
míng rì liǔ tíng mén wài lù, bù zhī shuí fù sòng jiāng guī.
明日柳亭門外路,不知誰賦送將歸。
“不知誰賦送將歸”平仄韻腳
拼音:bù zhī shuí fù sòng jiāng guī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不知誰賦送將歸”的相關詩句
“不知誰賦送將歸”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不知誰賦送將歸”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不知誰賦送將歸”出自吳融的 《送許校書》,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