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長在草萋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心長在草萋萋”全詩
愁黛不開山淺淺,離心長在草萋萋。
檐橫淥派王馀擲,窗裊紅枝杜宇啼。
若得洗頭盆置此,靚妝無復碧蓮西。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玉女廟》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女廟》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吳融。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荒廢的廟宇景象,同時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失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
九清何日降仙霓,
掩映荒祠路欲迷。
愁黛不開山淺淺,
離心長在草萋萋。
檐橫淥派王馀擲,
窗裊紅枝杜宇啼。
若得洗頭盆置此,
靚妝無復碧蓮西。
詩意和賞析:
《玉女廟》以描繪廟宇景象為主題,充滿了離散、凄涼和失望的情感。詩人吳融以此來抒發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世界的不滿。詩中的“玉女廟”是一個廢棄的廟宇,原本應該是神秘,莊嚴和美麗的地方,但現在荒廢殘破,只余下蒼苔和荒草。詩中所描繪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強烈的對比感,詩人的失望和遺憾被透露出來。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諷刺的口吻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他用詞手法巧妙地將古代洗頭盆、靚妝和碧蓮等象征美好事物的形象引入詩中,對比上文中的荒廢景象,用以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追求,并對現實生活中的荒廢和瑣碎感到失望。
《玉女廟》通過描寫荒廢的廟宇景象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反映了作者在唐代變亂時期的社會背景下的情感體驗。詩中運用了多個視覺形象,使讀者直觀地感受到廟宇的凄涼和詩人內心的矛盾情感,給人一種悲涼之感,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思考和抒發。
“離心長在草萋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nǚ miào
玉女廟
jiǔ qīng hé rì jiàng xiān ní, yǎn yìng huāng cí lù yù mí.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
chóu dài bù kāi shān jiān jiān,
愁黛不開山淺淺,
lí xīn zhǎng zài cǎo qī qī.
離心長在草萋萋。
yán héng lù pài wáng yú zhì, chuāng niǎo hóng zhī dù yǔ tí.
檐橫淥派王馀擲,窗裊紅枝杜宇啼。
ruò dé xǐ tóu pén zhì cǐ, jìng zhuāng wú fù bì lián xī.
若得洗頭盆置此,靚妝無復碧蓮西。
“離心長在草萋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