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壇上拜元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星壇上拜元君”全詩
精誠有為天應感,章奏無私鬼怕聞。
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
白云鄉路看看到,好駐流年翊圣文。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贈威儀尊師兼見寄》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贈威儀尊師兼見寄》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霓結雙旌羽綴裙,
七星壇上拜元君。
精誠有為天應感,
章奏無私鬼怕聞。
鶴馭已從煙際下,
鳳膏還向月中焚。
白云鄉路看看到,
好駐流年翊圣文。
中文譯文:
七彩霞光籠罩雙旌,羽綴飄動的裙裳,
在七星壇上向神明敬拜。
用心和真誠的努力必會感動上天,
正式奏章沒有私心,陰鬼也不敢窺視。
祥云如仙鶴從天邊降臨,
神奇靈藥像鳳凰膏液般被燃燒。
途中沿著白云的鄉路可以看到,
努力歡喜的人近乎神圣,和流年駐守。
詩意:
吳融的這首詩是寫給皮博士赴上京觀中的修靈齋的贈詩。詩人在詩中經由描寫儀式和儀容,表達了對皮博士的尊敬之情,言辭間透露著對皮博士在修行中努力奉獻的贊美。詩人講述了皮博士以高尚的品質和宏圖大志追求修煉事業,并以真誠的態度對待神明。并在敘述鶴馭和鳳膏的奇特景象時,進一步贊頌了皮博士的才華和修行的成就。最后,詩人以白云鄉路的景色暗喻著皮博士在學術與修行中追隨著圣賢的步伐,朝著圣賢的境地邁進。
賞析:
這首詩以華麗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對皮博士崇高的敬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學術和修行的重視和推崇。通過描寫儀式和神秘景象,詩人將皮博士的修行之路上升到神圣的層面,并將其與傳統學術和圣賢道德聯系起來,賦予了詩歌更深層次的意義和情感。整首詩字句凝練,氣勢磅礴,抒發了作者對皮博士學識、品德和修養的強烈敬佩之情,同時也傳遞了作者對學術和修行的崇高追求。
“七星壇上拜元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í bó shì fù shàng jīng guān zhōng xiū líng zhāi zèng wēi yí zūn shī jiān jiàn jì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贈威儀尊師兼見寄
ní jié shuāng jīng yǔ zhuì qún, qī xīng tán shàng bài yuán jūn.
霓結雙旌羽綴裙,七星壇上拜元君。
jīng chéng yǒu wéi tiān yìng gǎn,
精誠有為天應感,
zhāng zòu wú sī guǐ pà wén.
章奏無私鬼怕聞。
hè yù yǐ cóng yān jì xià, fèng gāo hái xiàng yuè zhōng fén.
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
bái yún xiāng lù kàn kàn dào, hǎo zhù liú nián yì shèng wén.
白云鄉路看看到,好駐流年翊圣文。
“七星壇上拜元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