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霜棱棱上秋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霜棱棱上秋玉”全詩
寶瓶下井轆轤急,小娃弄索傷清冰。
穿絲透管音未歇,回風繞指驚泉咽。
季倫怒擊珊瑚摧,靈蕓整鬢步搖折。
十六葉中侵素光,寒玲震月雜珮珰。
云和不覺罷馀怨,蓮峰一夜啼琴姜。
急節寫商商恨促,秦愁越調逡巡足。
夢入仙樓戛殘曲,飛霜棱棱上秋玉。
分類:
《方響歌》李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響歌》是唐代詩人李沇的作品。詩意深邃,形象鮮明,通過音樂的形式將詩人對世間紛擾的思考表達出來。
詩中描繪了一幅寒冷的景象,正值冬季,金屬敲擊石頭的聲音在空中回響,使得天空更加冷靜。寶瓶下井的轆轤聲急促,小孩玩耍時被繩索傷到,將冰清玉潔的冰面劃破。穿絲透管的音樂還未停歇,回風繞指間,引起泉水一陣驚吞咽。季倫氣憤地擊打珊瑚,靈蕓梳理著鬢發,步履蹣跚,如同一朵搖曳欲墜的花朵。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葉子在寒風中搖曳的景象,寒氣震動著月亮,各種珠寶飾品發出雜亂的聲響。然而,云彩卻無感于這一切,無動于衷地放下了憤怨。蓮峰之上,一夜之間琴姜一直在彈奏著悲愴的曲子。
最后,詩人敘述了急速節奏的商調和秦調扭曲交錯,流露出秦時越國的悲傷與迷茫。夢境中進入仙樓,凄涼的曲子戛然而止,冰雪飄飛在秋玉上。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尚且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可以考量以下的譯文:
《方響歌》
敲擊金屬,碰撞石頭的聲音凌厲回響,
遙望天穹寒冷而靜謐。
寶瓶下井的繩輪響聲匆忙,
小孩玩耍,竟傷到清澈的冰。
吹簫,通管的音樂還未歇息,
回風圍繞指間,驚動涌泉咽。
季倫怒擊珊瑚,靈蕓整理鬢發,
蹣跚行走,如折顫的花朵。
十六片葉夾雜潔白的光芒,
寒氣震動月亮,珠飾雜玲瓏。
云彩毫不關注,對怨恨不留余地,
蓮峰上,一夜間琴姜獨自彈奏。
急促的節奏,表達商調的怨恨催促,
秦思越國亂調紛亂徘徊。
夢境進入仙樓,曲子磬殘,
飛雪凌空,點點飄落秋玉之上。
這首詩詞描繪了冰冷而寂靜的冬季景象,通過聲音的描述,展現了寒冷與孤寂。詩中還有對琴姜等人物的描繪,以及對傳統音樂的表達。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思考人生與世事的情感,以及對現實存在的反思和疑問。詩詞之美在于言之有物,音調凄涼,給人以深思和凄愴之感。
“飛霜棱棱上秋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xiǎng gē
方響歌
qiāo jīn kòu shí shēng xiāng líng, yáo kōng lěng jìng tiān zhèng chéng.
敲金扣石聲相凌,遙空冷靜天正澄。
bǎo píng xià jǐng lù lú jí,
寶瓶下井轆轤急,
xiǎo wá nòng suǒ shāng qīng bīng.
小娃弄索傷清冰。
chuān sī tòu guǎn yīn wèi xiē, huí fēng rào zhǐ jīng quán yàn.
穿絲透管音未歇,回風繞指驚泉咽。
jì lún nù jī shān hú cuī, líng yún zhěng bìn bù yáo zhé.
季倫怒擊珊瑚摧,靈蕓整鬢步搖折。
shí liù yè zhōng qīn sù guāng,
十六葉中侵素光,
hán líng zhèn yuè zá pèi dāng.
寒玲震月雜珮珰。
yún hé bù jué bà yú yuàn, lián fēng yī yè tí qín jiāng.
云和不覺罷馀怨,蓮峰一夜啼琴姜。
jí jié xiě shāng shāng hèn cù, qín chóu yuè diào qūn xún zú.
急節寫商商恨促,秦愁越調逡巡足。
mèng rù xiān lóu jiá cán qū,
夢入仙樓戛殘曲,
fēi shuāng léng léng shàng qiū yù.
飛霜棱棱上秋玉。
“飛霜棱棱上秋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