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戀松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必戀松關”全詩
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時得暫閑。
將知老僧意,未必戀松關。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霽后登唐興寺水閣》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霽后登唐興寺水閣》
一雨三秋色,蕭條古寺間。
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時得暫閑。
將知老僧意,未必戀松關。
中文譯文:
一場雨,落盡了三個秋天的顏色,
寺廟之間籠罩著凄涼的氣氛。
毫無緣由地登上水閣,
卻感覺有個地方舒適如家。
白天帶來了新的事物,
何時才能獲得片刻閑暇呢?
即使了解了老僧的心愿,
也未必會留戀松關。
詩意和賞析:
杜荀鶴在這首詩中以雨后的景色描繪了蕭條古寺。他筆墨簡潔而又準確地表達了對僧人生活和自身忙碌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一雨三秋色,蕭條古寺間”描繪了雨后古寺的景色,一場秋雨過后,景色變得更加凄涼,帶給人一種陰郁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表達了作者沒有任何緣由地登上水閣,但卻感覺那里仿佛是自己的家。這里的水閣象征著安靜和藝術的避難所,使人擺脫塵世的紛擾。
第五句“白日生新事,何時得暫閑”提出了作者對于閑暇的渴望。他感慨自己被繁忙的日常所束縛,沒有時間來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寧靜。
最后兩句“將知老僧意,未必戀松關”表達了作者對僧人的思考。他認為即使了解了老僧的心愿,也未必會留戀在僧人的境地里。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雨后寺廟與自然山景的對比,同時也映照了作者內心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杜荀鶴通過詩歌表達了他對繁忙生活的不滿和對自然、藝術以及內心寧靜的追求。
“未必戀松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hòu dēng táng xìng sì shuǐ gé
霽后登唐興寺水閣
yī yǔ sān qiū sè, xiāo tiáo gǔ sì jiān.
一雨三秋色,蕭條古寺間。
wú duān dēng shuǐ gé, yǒu chǔ shì jiā shān.
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
bái rì shēng xīn shì, hé shí dé zàn xián.
白日生新事,何時得暫閑。
jiāng zhī lǎo sēng yì, wèi bì liàn sōng guān.
將知老僧意,未必戀松關。
“未必戀松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