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一船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在一船間”全詩
惟將六幅絹,寫得九華山。
求理頭空白,離京債未還。
仍聞猿與鶴,都在一船間。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送青陽李明府》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青陽李明府》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善政無慚色,吟歸似等閑。
惟將六幅絹,寫得九華山。
求理頭空白,離京債未還。
仍聞猿與鶴,都在一船間。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李明府在離京歸鄉時的情景。李明府以其廉潔的政績而聞名,他的為政舉措無愧于良心。他吟詠著回歸故鄉的詩篇,看似毫不在意,平淡自然。然而,他所帶回的六幅絹帛上,繪制著壯麗的九華山景色,展示了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意。他追求道德和理念的追求使他的內心充實而安寧,他離開京城時心頭空白,沒有任何遺憾,只是還有未償還的債務。然而,他仍能聽到遠處傳來的猿猴和鶴鳴聲,它們都在同一艘船上,象征著他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李明府的為政廉潔和追求道德的品質。他對家鄉的深情厚意通過繪畫九華山的絹帛表達出來,充分展示了他對家鄉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的"求理頭空白"揭示了李明府內心的寧靜和坦然,他對道德和理念的追求使他心無旁騖,毫不留戀京城的權力與榮華。最后兩句以猿猴和鶴的形象象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表達了李明府內心的寧靜和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刻畫了李明府的為政品質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展示了他追求道德和理念的追求,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廉潔為政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同時也傳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都在一船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īng yáng lǐ míng fǔ
送青陽李明府
shàn zhèng wú cán sè, yín guī shì děng xián.
善政無慚色,吟歸似等閑。
wéi jiāng liù fú juàn, xiě dé jiǔ huà shān.
惟將六幅絹,寫得九華山。
qiú lǐ tóu kòng bái, lí jīng zhài wèi hái.
求理頭空白,離京債未還。
réng wén yuán yǔ hè, dōu zài yī chuán jiān.
仍聞猿與鶴,都在一船間。
“都在一船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