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夜來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風夜來急”全詩
苦吟無暇日,華發有多時。
進取門難見,升沈命未知。
秋風夜來急,還恐到京遲。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投李大夫》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李大夫》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小對詩并不感興趣,每篇詩都以為平常。苦于對詩無暇的日子,不知不覺已經有了花白的頭發。進入大門是很難見到的,晉升進退的命運也未可知。秋風在夜里急速地吹過,我仍然擔心去京城會遲到。
詩意:
這首詩寫詩人杜荀鶴自小無法投入詩歌創作,并對自己的作品不以為意。他時常苦于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創作詩歌,但不知不覺中,年歲已經漸長,頭發已經花白。他也感嘆進入高門是困難的,而升官降職的命運也不確定。最后,他描述了秋風夜來的景象,表達了心中的不安和焦慮。
賞析:
杜荀鶴在這首詩中展示了他對詩歌的矛盾情感。他自稱“自小僻于詩”,表示自己對詩歌不感興趣,并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然而,他又坦言“篇篇恨不奇”,說明他對自己的詩歌有所期待和追求。他苦于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創作詩歌,但又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年歲已長。
詩中的“進取門難見”和“升沈命未知”暗示了杜荀鶴對于官場的焦慮和不確定感。他意識到要進入高級官職是困難的,而且升降官職的命運無法預測。這種迷茫和不安感在他心中產生了強烈的矛盾情緒。
最后,他描述了秋風夜來的景象,以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焦慮。他擔心自己要去的京城,路途會耽誤。這種緊迫感和不安感進一步加深了整首詩的詩意。
總體來說,杜荀鶴通過《投李大夫》這首詩,表達了他對詩歌的矛盾情感、對官場的焦慮和不確定感,以及對未來的不安和焦慮。這首詩既反映了作者個人的困惑和迷茫,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感悟和思考的價值。
“秋風夜來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lǐ dài fū
投李大夫
zì xiǎo pì yú shī, piān piān hèn bù qí.
自小僻于詩,篇篇恨不奇。
kǔ yín wú xiá rì, huá fà yǒu duō shí.
苦吟無暇日,華發有多時。
jìn qǔ mén nán jiàn, shēng shěn mìng wèi zhī.
進取門難見,升沈命未知。
qiū fēng yè lái jí, hái kǒng dào jīng chí.
秋風夜來急,還恐到京遲。
“秋風夜來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