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田看鶴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就田看鶴劣”全詩
夕照殘荒壘,寒潮漲古濠。
就田看鶴劣,隔水見僧高。
無限前朝事,醒吟易覺勞。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晚泊金陵水亭》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泊金陵水亭
江亭當廢國,秋景倍蕭騷。
夕照殘荒壘,寒潮漲古濠。
就田看鶴劣,隔水見僧高。
無限前朝事,醒吟易覺勞。
詩詞的中文譯文:
晚上停泊在金陵的水亭
江亭正當廢國之時,秋景倍加憂傷。
夕陽的余暉照耀著殘破的城墻,寒冷的潮水涌滿了古老的護城河。
離田園去欣賞仙鶴,不如通過水面隔著看高貴的僧人。
無盡的前朝榮辱事跡,醒來吟唱只會讓人覺得疲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晚上泊船在金陵水亭時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詩人以秋天的景色勾勒哀怨和傷感,描寫了廢棄的國家和殘破的城墻,寄托了自己的憂慮和痛苦。他通過觀賞田園中的仙鶴和水面上的僧人,對過去充滿了希望和向往。但是,詩人也意識到,對于過去的事情只能醒來時吟唱,而無法改變現實。
賞析:
《晚泊金陵水亭》是唐代杜荀鶴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廢棄的國家和殘破的城墻的憂傷和痛苦情緒。詩人通過描寫秋景的凄涼和殘破的景象,展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助。詩中的江亭、廢國、秋景、殘荒壘、寒潮、古濠等形象都給人以慘淡的感覺,詩人把這些景象與自己的心情相結合,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自身處境的憂慮。
詩中的“就田看鶴劣,隔水見僧高”表明了詩人對鄉野生活和修行者的向往,他希望遠離朝堂之亂,尋找內心的寧靜與安寧。然而,無論是田園和仙鶴,還是水面上的僧人,都只能通過隔水相望,詩人的希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距離。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從殘酷的現實中抽絲剝繭,表現了對逝去時光和命運的無奈和反思。杜荀鶴以寫實的手法描寫了當時的景象,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自己的感受,讓讀者感受到了那種凄涼和無奈。整首詩以朦朧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震撼。
“就田看鶴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pō jīn líng shuǐ tíng
晚泊金陵水亭
jiāng tíng dāng fèi guó, qiū jǐng bèi xiāo sāo.
江亭當廢國,秋景倍蕭騷。
xī zhào cán huāng lěi, hán cháo zhǎng gǔ háo.
夕照殘荒壘,寒潮漲古濠。
jiù tián kàn hè liè, gé shuǐ jiàn sēng gāo.
就田看鶴劣,隔水見僧高。
wú xiàn qián cháo shì, xǐng yín yì jué láo.
無限前朝事,醒吟易覺勞。
“就田看鶴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