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殘秋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路殘秋雨”全詩
時清不自立,發白傍誰門。
中路殘秋雨,空山一夜猿。
公卿得見面,懷抱細難言。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旅寓書事》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寓書事》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表達了對世事變幻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詩中寫道,每天都被身邊發生的事情所驚醒,心情凄涼到近乎斷魂的地步。時局清明,但自己的地位卻并不穩固,宛如一個兩頭未定的人。年歲漸長,容顏漸老,卻只能依附在別人的門下。中途途經的地方,秋雨落在寂寞的山林中,只有孤獨的猿猴叫聲。即使有機會與朝廷的大臣們面對面,心中的思緒卻難以表達。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孤獨無助和對人生的疑惑,以及對權力和地位的無奈和迷茫。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的脆弱的思考,反映出了一種沉思和憂郁的情緒。
譯文:
每天都被身邊的事所震撼,
凄涼的心情漸漸斷魂。
世事千變萬化時,
我自己還不確定立足之地。
年歲愈長,愈發蒼白,
依附別人的門檻而生。
途中殘秋的雨落在空山中,
只有一夜猿猴的叫聲。
即使與大臣們相見,
內心的思緒也難以言表。
“中路殘秋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yù shū shì
旅寓書事
rì rì jīng shēn shì, qī qī yù duàn hún.
日日驚身事,凄凄欲斷魂。
shí qīng bù zì lì, fā bái bàng shuí mén.
時清不自立,發白傍誰門。
zhōng lù cán qiū yǔ, kōng shān yī yè yuán.
中路殘秋雨,空山一夜猿。
gōng qīng dé jiàn miàn, huái bào xì nán yán.
公卿得見面,懷抱細難言。
“中路殘秋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